天孚通信股价年内暴涨超140%,市值破1200亿元,正当市场情绪高涨之际,控股股东却突然宣布拟七折“甩卖”850万股!这一动作迅速引发市场震动,中小股东开始担忧:这是资金需求,还是对高估值的悄然撤离?
大股东折价减持释放何种信号?
根据公告,天孚通信控股股东苏州天孚仁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拟通过询价方式转让850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09%。最关键的信息是:转让价格下限为前20个交易日均价的70%,相当于最高可打七折。虽然该方式避免了在二级市场集中抛售带来的冲击,但如此大幅度的折价,在当前股价处于历史高位的背景下,难免被市场解读为估值偏高或资金链紧张的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孤立事件。第二大股东朱国栋今年以来已多次减持,仅8月一次询价转让就套现8.77亿元。多位重要股东接连行动,叠加控股股东此次七折转让计划,容易让投资者产生“高位套现”的联想,尤其在公司股价从年初低点39.94元一度冲至224.55元后,部分获利盘选择退出也合乎逻辑。
基本面强劲为何仍遭减持?
客观来看,天孚通信的基本面表现极为亮眼。受益于AI驱动的数据中心建设热潮,公司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营收增速超60%,净利润增速超80%;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达39.18亿元,同比增长63.63%,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幅高达75.68%。作为光器件整体解决方案龙头,产品广泛应用于AI、数据中心、激光雷达等领域,技术壁垒深厚。
正因如此,市场的矛盾点在于:业绩持续高增长,为何大股东选择此时折价转让?我们理解,再好的公司也可能存在阶段性高估。当前市盈率水平是否已透支未来成长空间,或许是大股东做出决策的重要考量。此外,“自身资金需求”虽为常规表述,但也需关注后续是否有进一步资本运作安排。
市场情绪博弈仍在继续
从近期资金动向看,博弈明显加剧。11月7日融资买入高达30.43亿元,两融余额突破60亿元,显示杠杆资金仍在积极进场;但随后ETF资金持续净流出,且11月11日股价大幅回调,反映出机构资金态度分化。目前信息有限,尚无法判断此次询价转让最终定价及接盘方身份,还需进一步观察。
总体而言,本次减持虽不构成对公司长期价值的根本否定,但在情绪层面无疑形成扰动。对于投资者而言,更应关注后续受让方结构、锁定期结束后的动向,以及公司能否持续兑现高增长业绩来支撑当前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