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孚通信控股股东苏州天孚仁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近日宣布,拟通过询价方式转让其所持公司850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09%。此次转让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且价格下限设定为不低于发送认购邀请书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70%。受让方限定为具备定价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机构投资者,且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
公告显示,截至披露日,天孚仁和尚持有公司2.95亿股,持股比例达37.95%,仍处于绝对控股地位。本次转让不会通过集中竞价方式进行,属于非公开性质的询价转让。与此同时,公司第二大股东朱国栋在过去一年内已多次实施减持与询价转让:今年1月至3月间减持345.12万股,均价98.34元/股;8月再度通过询价转让出让990万股,价格为88.55元/股,套现约8.77亿元。
作为光器件整体解决方案领先企业,天孚通信产品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光纤通信等领域。受益于AI驱动下的全球数据中心建设热潮,公司高速光器件需求持续增长,带动业绩迅猛攀升。2023年及2024年,公司营收连续两年同比增长超60%,归母净利润增速均超过80%。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9.18亿元,同比增长63.63%;净利润14.65亿元,同比增长50.07%。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营收和净利分别同比增长74.37%和75.68%,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
股价方面,公司股价从年内低点39.94元一度冲高至224.55元(前复权),尽管近期有所回落,但在11月14日报收于155.47元,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说实话,看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是:高位减持又来了。但冷静下来细看,我觉得这并不完全是负面信号。
首先,这次是询价转让,不是二级市场抛售。这意味着股份直接卖给有资质的机构投资者,不会对二级市场形成即时冲击。而且锁定期6个月,也减少了短期流动性压力。规则设计本身就是为了降低对市场的扰动。
其次,虽然控股股东在减持,但减持比例仅1.09%,减持后仍持有近38%的股份,控制权稳固。相比之下,二股东朱国栋的动作其实更密集,尤其是8月那次8.77亿元的询价转让,已经释放过一波压力。
更重要的是,公司的基本面太扎实了。连续两年营收增速超60%,利润增速超80%,今年三季度增速还在加快——这种增长放在整个A股都算顶尖水平。当前股价虽有回调,但仍远高于年初,说明市场对其长期价值是有共识的。
所以在我看来,这次减持更像是股东层面的正常财务安排,而非对公司前景的看空。尤其在估值不低的情况下,部分资金退出锁定收益,反而是健康的表现。
当然,后续仍需关注两点:一是最终转让价格是否接近7折下限,若大幅折价可能影响市场情绪;二是其他股东是否跟进减持。但只要主业增长不放缓,短期波动反而可能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