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长药(SZ300391)$ 财务造假肯定有目的企图,比如说粉饰业绩,但是,*ST长药2022年和2023年业绩都亏损,不太像……
新京报讯(记者王卡拉)长药控股(股票简称:*ST长药)近日发布公告,因公司涉嫌定期报告等财务数据虚假记载,中国证监会对公司立案调查。若后续经行政处罚认定的事实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11月10日、11月11日两个交易日,*ST长药收盘价偏离值累计为-34.98%。截至11月13日午间收盘,股价为2.24元/股,总市值已经低于8亿元。
此次因财务造假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长药控股虽未披露具体情况,不过从历史来看,其违规问题也不少。
2023年7月,长药控股孙公司舒惠涛药业爆出违规对外担保809.2万元,截至今年2月,该事项最终通过关联方债权债务转让方式才得以解决。2023年9月,长药控股还因未按规定及时披露诉讼情况、逾期债务等信息,被中国证监会出具警示函。
此外,长药控股还在自查中发现,公司时任董事、时任总经理罗明及其实际控制的湖北长江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大药房”)因违规财务资助,导致长药控股下属子公司、长江星及其下属子公司与相关往来单位账实不符,截至2023年12月31日存在违规财务资助1.8亿元,占长药控股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92.08%。2024年5月,长药控股通过关联方债权债务转让方式解决了该笔违规财务资助问题。
长药控股前身为康跃科技,2022年以14.14亿元收购湖北长江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52.75%股权进入医药行业赛道,目前的主营业务为中药饮片和医药批发。不过,切换赛道未能给公司发展带来广阔前景,业绩也每况愈下。从近三年营收来看,2022年、2023年营收分别为16.15亿元、11.98亿元,但到了2024年却骤降至1.12亿元;净利润方面,2022年-2024年,长药控股的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7639.48万元、-6.32亿元、-5.69亿元。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其2023年、2024年度财务报告出具了带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段落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今年前三季度,长药控股实现营收1.05亿元,同比增长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亿元。
业绩下滑之外,如今的长药控股“麻烦”缠身。截至10月20日,长药控股及子公司所涉诉讼、仲裁140起,涉案金额合计18.78亿元,占其最近一个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绝对值比例为434%。长药控股及下属子公司资金紧张,存在大量债务逾期及诉讼,银行账户被冻结109个,占已开立银行账户总数的67.7%,大量资产被查封;此外还存在大额有息负债11.06亿元,其中逾期有息债务3.9亿元,且回款情况不及预期,导致其融资渠道和能力受到不利影响,偿债能力下降,随着有息负债的逐渐到期,未来可能会发生更多逾期债务。子公司长江星还存在未按时缴纳的税款1.2亿元。因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负值,4月22日,长药控股还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长药控股”变更为“*ST长药”。
今年1月20日,湖北省十堰市中级人民法院决定对长药控股启动预重整,但其能否进入重整程序存在不确定性。如果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长药控股股票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3月27日,湖北省十堰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七家子公司长江星、长江源、长江丰、新峰制药、长江伟创、舒惠涛、安博制药合并重整。但在合并重整事项推进过程中,仍存在重整计划表决未能通过,重整计划表决通过后未获得法院批准,以及重整计划获得法院批准后无法执行的可能。若合并重整失败,长江星等七家子公司存在被法院宣告破产的风险。
长药控股表示,公司将以部分子公司进入合并重整程序为契机,督促被担保人与债权人协商合理的债务偿还计划,履行偿债义务,化解现有担保风险;同时严格控制新增担保,谨慎评估被担保人财务状况和偿还债务能力,防范担保风险积累。业务方面,将聚焦子公司核心主业推动业务发展,稳定资金周转,拓宽营收渠道,采取措施进一步改善公司持续经营情况。但若进一步改善公司持续经营情况的措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没有真正落地,其经营情况可能会持续得不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