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产业链的最新动向显示,上下游企业间的资本绑定正加速深化。盛新锂能于10月31日晚间披露定增预案,拟向控股股东盛屯集团、中创新航及华友控股集团发行股份,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2亿元,发行价格为17.06元/股,资金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债务。其中,中创新航拟认购9.45亿元,华友控股集团拟认购11.28亿元,二者在发行完成后均将成为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
此次战略投资方均为锂电产业链下游关键企业。中创新航2024年动力电池装车量位居全球第四、国内第三,储能电芯出货量亦排名全球第五,其对上游锂盐供应的稳定性需求显著。华友控股集团则通过旗下华友钴业和浙江友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三元前驱体、正极材料及磷酸铁锂领域具备规模化产能。此次入股有助于其进一步向上游延伸,强化资源保障能力。
盛新锂能当前已建成锂盐产能13.7万吨/年,其中四川7.7万吨、印尼6万吨,并拥有金属锂产能500吨/年。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4.81亿元,同比增长61.07%,净利润8872万元,同比及环比均扭亏为盈,主要得益于锂盐市场价格回升以及印尼工厂开始出货。尽管前三季度整体仍亏损7.52亿元,但行业回暖趋势已现。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2025年三季度电池级碳酸锂均价逐步回升至7万元以上,接近多数厂商成本线,部分海外项目已出现减产迹象,支撑价格企稳反弹。
值得注意的是,盛新锂能在固态电池上游材料领域已有布局,规划年产3000吨金属锂,目前已建成500吨产能,超薄超宽锂带实现批量生产。比亚迪预计2027年左右开展全固态电池示范装车,而盛新锂能作为其长期合作方,自2022年引入比亚迪战投以来,双方合作关系持续深化,未来在新型电池材料供应方面具备先发潜力。
与此同时,宁德时代也在同步加码上游控制权。其以26.35亿元受让天华新能12.95%股份,持股比例升至约13.54%,成为重要战略投资者。
类似地,赣锋锂业近期宣布授权处置部分境内外上市公司股票资产,金额不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0%,旨在优化资产结构、聚焦核心业务。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已具备硫化锂量产能力,并推出适配低空经济的“飞行系列电源”,能量密度达320Wh/kg至550Wh/kg。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2025年突破2200万辆、新型储能装机目标2027年达1.8亿千瓦的背景下,头部企业正通过股权联动构建更稳定的供应链体系。一方面,锂盐企业借助下游订单锁定提升抗周期能力;另一方面,电池与材料巨头则力求掌控关键资源节点。这一轮资本协作的背后,反映的是行业从价格博弈转向全产业链协同的竞争新格局。至于后续是否引发更多类似绑定,目前还没看到更确切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