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备受瞩目的22亿元现金并购案,在股东大会批准后不到一个月便戛然而止。扬杰科技10月23日晚间公告,宣布终止收购贝特电子100%股权。从9月11日首次披露到10月23日终止,这场交易仅历时42天,堪称资本市场上的闪电变局。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终止并非买方主动叫停,而是由卖方贝特电子的实际控制人及主要股东发起。根据公告内容,贝特电子股东在通知书中坦言,交易推进过程中双方在业务类型、管理方式及企业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对贝特电子的未来经营理念和管理思路上亦存在较多分歧。这一理由在并购交易中颇为罕见,毕竟交易已获股东大会批准,进入实质执行阶段。
贝特电子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电力电子保护元器件领域深耕20余年,客户包括比亚迪、格力、美的等龙头企业。扬杰科技此前曾表示,收购将补全其产品版图,形成电压控制+电流/温度保护的完整解决方案。交易定价也显示了扬杰科技的决心,评估增值率高达282.89%,对应22.18亿元的交易总对价。
更具看点的是交易结构的复杂性。为保障高溢价收购,双方设置了严格的双保险机制:业绩承诺方承诺2025-2027年度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5.55亿元;同时承诺方需将不低于7.16亿元的转让对价用于受让扬杰科技股票并全部质押。这一设计本意是深度绑定双方利益,如今却随交易终止而化为空文。
扬杰科技选择了和平分手的处理方式。尽管根据协议,贝特电子股东违约需支付转让对价20%的违约金,但公司董事会决定不主张违约责任。公告解释称,由于尚未办理股份交割和支付转让对价,终止不会导致公司产生经济损失。
从战略角度看,这场未竟的并购反映出产业整合中的深层次挑战。贝特电子在2023年6月申请创业板上市,2024年8月撤回申请,其无控股股东、股权相对分散的结构可能加剧了整合难度。而业务类型、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的差异,在交易推进过程中被放大,最终导致卖方主动叫停。
观察并购市场,如此短时间内由卖方主动终止已获股东大会批准的案例并不多见。这或许表明,在当前的产业环境下,标的方对自身发展路径和控股权有着更强的自主意识。对扬杰科技而言,虽然失去了一个完善产品矩阵的机会,但也避免了可能的文化融合风险和高溢价收购的不确定性。
终止交易不会对公司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表态,显示了扬杰科技对此事的轻描淡写。但市场不免会思考,这家功率半导体龙头未来的外延式增长将走向何方。在自主发展与外部并购之间,企业需要更精准地把握平衡点。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