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揭开了创意信息(300366.SZ)财报虚假记载的内幕,也将其推向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的境地。近日,创意信息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自2025年9月23日(星期二)开市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创意信息”变更为“ST创意”;股票代码不变,仍为“300366”;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后,股票交易的日涨跌幅限制不变,仍为20%。
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合计被罚800万元
根据四川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川证监处罚字[2025]5号),经查明,创意信息涉嫌违法的事实如下:2022年11月,创意信息分别与国网四川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开展协同一体机销售业务、与四川中电启明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展大数据平台硬件及软件销售业务。创意信息从事上述业务时不具有对商品的控制权,在知悉业务交易模式的情形下仍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财会[2017]22号)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导致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半年度报告分别多计营业收入26784.64万元、12470.34万元,分别占当期报告记载营业收入的12.22%、15.84%。
2024年4月、2025年9月,公司先后两次披露《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对相关财务数据进行更正。
四川证监局指出,陆文斌时任创意信息董事长,知悉业务实质但未对相关会计处理及财务信息披露采取管控措施。王震时任创意信息总经理,且在公司编制2023年半年度报告期间担任董事,全面管理相关业务,知悉业务实质但未对相关会计处理及财务信息披露采取管控措施。刘杰时任创意信息副总经理、财务总监,且在公司编制2023年半年度报告期间担任董事,作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未审慎关注公司大额业务会计处理的规范性。上述三人均签字保证创意信息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半年度报告真实、准确、完整,未勤勉尽责。
同时,沈浮作为创意信息本部财务负责人,直接参与相关业务合同审核、会计核算等工作,未根据案涉业务实质正确进行会计处理,编制了纳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本部财务报表,与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具有直接因果关系,系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结合当事人积极配合查处情况,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四川证监局拟决定对创意信息给予警告,并处以400万元罚款;对陆文斌给予警告,并处以150万元罚款;对王震给予警告,并处以100万元罚款;对刘杰给予警告,并处以80万元罚款;对沈浮给予警告,并处以70万元罚款。
创意信息表示,公司已就《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所涉事项对相应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追溯重述。根据相关规定,公司将在中国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满12个月后,及时向深交所申请撤销对公司股票实施的其他风险警示。
连续多年净利润陷亏损
财报数据显示,从2020年到2024年,创意信息已连续五年录得归母净亏损,亏损额分别为7.80亿元、0.22亿元、0.57亿元、4.74亿元和0.79亿元。进入2025年,公司业绩颓势依旧未能扭转。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1亿元,同比减少16.89%;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减亏3.43%。对于营收下滑,创意信息解释称,公司主动放弃部分低毛利项目,以及受行业竞争加剧,客户预算收紧、项目审批周期延长等影响,部分项目出现项目交付、验收延期等情况,导致收入下降。
此外,经营现金流是衡量企业“造血”能力的核心指标,2025年上半年,创意信息这一财务指标由正转负且大幅下滑,或进一步加剧财务风险。公司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282万元,去年同期为1.53亿元,同比下降134.45%。公司称,这主要是由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所致。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创意信息已完成相关财务数据的更正,但对于这家已在亏损泥潭中挣扎多年的企业来说,如何重振业务、修复投资者信心才是当务之急。要真正改善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状况,或许才能摆脱经营困境,避免更严重的退市风险。
公开资料显示,创意信息的主营业务是以大数据、数据库及5G三大技术为核心的自主可控产品及解决方案。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业务、国产数据库业务、技术开发及服务与物联网业务。公司于2014年1月27日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