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土科技刚刚披露了重组停牌前的十大股东名单,旋即宣布重磅并购计划——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全资收购工业自动化服务商高威科(北京高威科电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同时配套募资。这场酝酿已久的资本动作,不仅牵动市场神经,也揭开了公司战略升级的关键一步。
根据公告,截至2025年10月20日停牌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东土科技前十大股东中,实控人李平以8773.95万股、占比14.27%稳居第一大股东;杭州合赢贰号、郭劲松等紧随其后。而在流通股榜单中,李平的可流通持股为2193.49万股,占无限售流通股的4.07%,仍具绝对控制力。值得注意的是,中信建投证券、蒋仁生等机构与知名个人投资者也在列,显示一定市场关注度。
此次交易标的高威科,由张浔、刘新平共同控制,二人合计拥有42.82%表决权。该公司专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研发与解决方案服务,覆盖新能源电池、光伏、汽车等多个高端制造领域。而东土科技自身深耕工业网络与智能控制底层技术,是工业互联网信创工作组组长单位。从业务逻辑看,这次并购并非跨界试水,而是典型的产业链纵向整合——补足东土在系统集成和行业解决方案上的短板,推动从“卖产品”向“提供整体方案”转型。
看到这里,我其实有点感慨。东土这些年一直在技术端埋头苦干,尤其是在国产化替代这条线上动作频频,比如投资设立半导体子公司、推出“鸿道”具身机器人操作系统等。但财务数据并不好看:2023年虽净利暴增超11倍至2.6亿元,但今年前三季度营收下滑,扣非后亏损仍在扩大。这种“叫好不叫座”的局面,恰恰说明单一技术路线难以快速兑现商业价值。
所以我更愿意把这次收购看作一次关键转折。高威科虽然2024年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至1335万元,但它带来的客户资源、项目经验和交付能力,正是东土最需要的“落地抓手”。尤其在当前国家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和高端装备自主可控的大背景下,两家企业的协同有望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当然,交易尚未完成审计评估,价格未定,业绩补偿机制也还未明确,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但从战略布局角度看,这步棋走得精准且必要。如果后续整合顺利,东土或许真能借机器人+工业AI+自动化服务的新组合,走出亏损泥潭,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资本市场会怎么反应?现在还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李平等核心股东已经押上了更大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