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土科技(SZ300353)$ 国运之战


鸿道操作系统通过算力虚拟化和端到端智能协同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心片算力潜能,有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从而降低对芯片算力的要求,实现降本增效与节能的双重目标。
操作系统通过算力虚拟化为 AI 机器人提供了重要的资源管理和计算效率优势。算力虚拟化将物理硬件的计算资源抽象为多个虚拟资源,使得 AI 机器人能够在相同硬件平台上并行运行多个任务或应用,而无需为每个任务单独配置物理资源。这不仅提高了计算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硬件冗余需求,还节约了计算资源。操作系统通过虚拟化技术动态分配和调度处理器、内存和存储等硬件资源,使多个任务能够高效并行运行,让 AI 机器人的不同模块(如感知、决策和执行)可以共享同一套硬件资源,操作系统根据任务需求调整资源分配,避免资源浪费或瓶颈问题。通过这种方式,算力虚拟化不仅提升了 AI 机器人的性能,还增强了其在多任务和高负载情况下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当前计算芯片资源利用率普遍偏低,大多数 CPU 、 GPU 等核心计算单元的实际利用率仅为40%-50%。根源在于设备间存在资源孤岛难以协同、任务调度缺乏智能化机制、异构计算单元协同效率低下,以及系统需要大量预留资源以平衡突发任务与关键业务的稳定运行。针对这些问题,鸿道操作系统提供的端到端智能协同技术以统一的协同框架为核心,具备数百至数千节点的大规模部署能力,实现了设备智能调度、全链路可靠通信、算力资源优化分配以及跨区域资源发现与负载均衡等关键功能。特别是在突发任务处理方面,端智能协同技术可以快速调度空闲资源,并通过实时的任务迁移和负载均衡,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突发任务的同时不影响关键业务运行。从而将芯片资源利用率提升至80%-90%,不仅能够实现用低端芯片完成高端计算任务,还可以显著降低系统整体功耗。
18

华为鸿蒙操作系统的研发投入是一个持续高强度的长期过程。根据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在 2025 年 8 月央视财经《对话》栏目中的权威披露,鸿蒙系统六年累计研发费用达数百亿元人民币,每年投入超过 1 万名研发人员,代码量已达 1.3 亿行。这一数据直接反映了鸿蒙在技术突破和生态构建上的巨大投入。
鸿道系统的研发投入是技术突破与生态构建的长期博弈。在国家战略支持和行业需求驱动下,其 30 年累计投入预计在25 亿 - 35 亿元区间,其中近五年(2022-2025)是投入密集期,占比超 50%。未来随着 AI、车路云一体化等技术融合,研发成本可能进一步攀升,但东土科技通过战略投资和生态协同,正逐步构建可持续的技术壁垒。
这样的操作系统不是谁有钱就能搞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