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季进入尾声,金融IT概念主要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陆续披露完毕。
《中国经营报》记者近期梳理润和软件(300339.SZ)、宇信科技(300674.SZ)、神州信息(000555.SZ)、长亮科技(300348.SZ)、天阳科技(300872.SZ)、高伟达(300465.SZ)、科蓝软件(300663.SZ)、信雅达(600571.SH)、安硕信息(300380.SZ)、南天信息(000948.SZ)10家代表性企业发现,市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整体普涨的背后,是市场对跨境支付、稳定币、人工智能等概念的追捧。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向记者表示,金融IT企业属于软科技,主要公司市值普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概念和故事的推动。
记者注意到,与市值普涨相对,业绩上,金融IT行业仍未迎来拐点。上半年10家企业中仅5家归母净利润为正,其中只有4家实现增长。
盈利能力冷热不均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9月19日,润和软件最新市值约480亿元,远高于其他9家企业。位于第二、第三位的分别是总市值约177亿元和137亿元的宇信科技与神州信息,总市值低于100亿元的企业分别是科蓝软件、信雅达、南天信息、安硕信息。
从营收规模看,南天信息和神州信息位居前列,分别达到约45.66亿元和44.05亿元,同比增长16.76%和7.88%。其余8家企业营收在3.11亿元到17.36亿元之间。营收增速同样超过10%的还有安硕信息(14.53%)、信雅达(11.26%)、润和软件(10.59%)。但也有3家出现负增长:宇信科技-4.89%,长亮科技-5.75%,科蓝软件-38.05%。
对于营收下滑原因,宇信科技归因于业务占比结构调整;长亮科技则受账款实施周期比较长的影响,一般在12到24个月,最长可达48个月;科蓝软件表示,主要系下属被投资企业亏损,以及公司主动压缩IT人员外包类项目,使传统业务收入减少30%。
归母净利润方面,宇信科技达到2.2亿元,同比增长35.26%;其余盈利的4家归母净利润均不足1亿元。亏损的5家企业,亏损额也都在1亿元以内。南天信息虽然营收居首,但净利润为-0.05亿元,半年报披露是受市场竞争加剧及毛利率下降影响。
与此同时,公司之间毛利率差异明显。最高的宇信科技为34.53%,长亮科技和科蓝软件也超过30%;安硕信息28.21%,天阳科技24.33%,润和软件23.23%,高伟达20.17%;信雅达、神州信息、南天信息则在9%—15%之间。
长亮科技方面告诉记者,公司毛利率维持稳定,一方面得益于其金融软件定制化开发的产品型业务属性,另一方面则由于经过近十年拓展的海外市场,尤其东南亚地区的毛利率水平整体高于国内。
在研发力度方面,用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这一指标来衡量,该指标最高的是安硕信息,为14.14%。同样超过10%的还有信雅达(12.08%)、天阳科技(11.64%)、宇信科技(10.84%),其余6家企业该指标在3%—9%之间。
ROE(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之一,通常该指标越高代表公司盈利能力越强。在上述10家企业中,有5家ROE值大于0,最高的是宇信科技(5.11),其余4家分别是安硕信息(3.1)、高伟达(2.1)、润和软件(1.7)、天阳科技(1.52),另外5企业该指标均小于0,在-4.5到-1.9之间不等。
某大型券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非财务指标ESG也是投资时需要关注的指标。Wind数据显示,上述10家企业中,ESG等级最高的是润和软件为AA,其次为A的天阳科技,等级为BBB企业为宇信科技和长亮科技,高伟达的等级为B,其余5家企业等级均为BB。
在郑磊看来,金融IT市场本身容量有限,市场竞争激烈、金融市场强监管,加之大的金融机构具备自给自足的能力,对于中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需求并不高,导致不少中小企业受到挤压。整体来看,金融IT企业正面临较为艰难的处境。与此同时,近年来银行利差不断收缩,导致银行IT投入放缓,企业整体承压。
回款周期长拖累盈利
记者注意到,作为to B类型公司,应收账款、减值计提、项目周期长等问题使企业利润进一步承压,是行业普遍现象。
上半年,润和软件、神州信息、南天信息的应收账款均超过20亿元,分别为23.17亿元、22.50亿元、21.3亿元;天阳科技和长亮科技也分别达到14.9亿元和10.14亿元,其余企业则在1.8亿元至9亿元之间。
长亮科技方面告诉记者,公司2025年上半年存货余额为9.75亿元,绝大部分为公司已经签订销售合同进行了各项成本开支的金额,这一部分成本投入无法按照对应的合同金额确认为收入,而是需要等对应的合同完成最终验收以后确认合同金额为收入,由于这部分合同的实施周期比较长,导致公司短期内存在收入波动情形。大型项目的实施周期一般在12到24个月,最长预计可达48个月,具体实施进度可能还会受到市场环境、客户要求等影响。
在上述10家公司中,上半年亏损最多的是神州信息,归母净利润为-0.96亿元。根据财报披露,亏损系部分客户应收款项逾期时长增加,对可能存在信用风险、资产减值风险的资产计提了相应减值准备。南天信息半年报披露亏损是受市场竞争加剧及毛利率下降影响。长亮科技半年报则披露,净利润亏损的是受信用减值损失、股权激励摊销增加等因素影响。
科蓝软件方面向记者表示,上半年同比亏损增大主要是下属被投资企业上半年亏损造成。上半年公司主动压缩IT人员外包类项目的规模,大幅减少科技属性弱的人力资源项目,2025年上半年传统业务收入减少,降幅达30%;通过优化人员结构和薪资结构,上半年公司各项成本费用均显著下降,亏损得到控制;公司正处于业务结构调整与战略转型关键期,后续有望借市场拓展与战略落地实现业绩回升。
AI求提效出海寻增量
在此背景下,随着AI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应用领域的扩大,金融IT企业纷纷通过AI赋能寻求降本增效的新路径。
从企业实践来看,AI赋能已经成为上半年行业布局的重点。润和软件推出AI智能体产品,已经获得十余家金融行业客户;宇信科技的AI产品和解决方案实现中标及合同落地;天阳科技上半年中标两家银行的智能化信贷项目,涵盖八大AI助手功能模块。
对于AI赋能产生的营收占比,科蓝软件方面表示,其签约项目尚在建设中,预计完成后确认收入;长亮科技方面告诉记者,目前AI技术主要是服务于公司内部研发、交付等相关环节,相关产品尚需进一步迭代。
除了AI赋能外,企业也将海外市场作为新的增长点。科蓝软件方面称,公司的智能高柜数币机器人“小蓝”、高端数据库产品及手机银行等标准化产品在海外市场需求庞大,会加紧布局海外市场。
长亮科技海外业务主要包括数字化核心解决方案以及银行外汇管理解决方案等相关产品,目前的海外业务侧重在东南亚地区,已在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积累超过60家客户;天阳科技上半年中国港澳台及海外地区营收同比增长84.60%;宇信科技自2019年开始出海,已在多个国家落地全系产品与模式。
长亮科技方面告诉记者,海外与国内客户在产品需求上是有差异的,国内客户追求产品定制化,产品拆分很细,产品碎片化情况较多,而且外包类业务增长较快,而海外客户对银行全栈解决方案的需求较高,客户黏性相对来说更强;从市场环境来看,海外市场会更有利于产品型公司的发展,海外客户更认可知识产权,也愿意为软件许可支付费用。未来公司会基于核心业务系统的经验再发展更多国际化产品,以扩大海外业务市场份额。
但海外业务的建设周期较长也决定了很难在短期内实现业绩兑现。“公司在重点客户与重点项目方面加大了投入,而由于大型项目实施周期较长的原因,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存在短期波动。”长亮科技分析上半年海外业务的营收和毛利率均有所下降原因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