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不少人发现手机信号悄然从5G升级成为了5G-A。有运营商人士向记者解释,转换为5G-A不会额外收费,是否转换与手机机型、套餐和5G-A信号覆盖有关,还有部分用户则是受邀参与了5G-A体验活动。
目前,三大运营商已面向普通用户推出了5G-A套餐。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相较于个人应用,5G-A更倾向于在产业级低延迟场景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大型赛事、车联网等场景中,5G-A试点应用已经展开。
今日午后,A股5G概念股局部异动,武汉凡谷直线涨停,创远信科一度涨超13%,硕贝德、广哈通信、华脉科技、瀛通通讯等纷纷冲高。
5G-A已开展个人与场景试点
5G-A又称5.5G,是5G向6G发展的演进技术。对于普通人来说,作为5G的增强版,5G-A速度快、连接稳,比如可以以下行万兆、上行千兆的峰值速率传输大文件,看视频、玩游戏时告别卡顿。在拥挤的聚集活动,和设备密集的智慧家居场景中,5G-A可以保持设备稳定连接。
上海移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市民体验方面,自去年世界电信日起,上海移动先后推出数十款5G-A手机,针对游戏、直播、商旅、地铁等不同场景提供多种5G-A套包订购选择,并结合上海马拉松、咖啡节等开展一系列5G-A体验活动。
5G-A更高速率、更大连接、更低时延以及更精准定位等特点,再引入通感一体、人工智能等技术后,将有力支撑低空经济、车联网、高端制造、全场景感知等产业场景发展。
例如,上海移动于2024年初开通全球首条5G-A车联网示范路线,验证车、路、网、云、图全要素,实现全路段99%时延低于20毫秒。经过不到一年的时间,上海移动已完成主城区重点区域5G-A网络部署,实现全市地铁地下段5G-A全覆盖,并于2024年底上海马拉松赛期首次创新性地引入了5G-A全程直播,20多个机位共同捕捉赛道瞬间,为全球观众高清呈现精彩现场。
2025 F1中国大奖赛期间,上海移动在上海F1赛场完成基于毫米波的多类型终端直播创新试点。上海移动和合作伙伴在引入毫米波组网的5G-A网络下,利用8K 3D VR直播系统和毫米波智能手机形态终端,为用户带来超高清晰度和流畅度、超低时延的赛事画面,同时支持制作者在拍摄过程中通过VR头显实时查看高质量拍摄效果,实现“所见即所得”的拍摄体验。
有序推进5G向5G-A升级
在2024年底举行的中国5G发展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人表示,我国已提前完成“十四五”5G建设发展目标。要有序推进5G向5G-A升级,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持续开展5G-A技术研究、标准研制和产品研发。
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师王伟儒接受记者采访表示,对于运营商来说,发展5G-A创新场景,有助于提升主营业务之外的额外营收,同时在5G面临瓶颈情况下,通过5G-A找到关键场景应用。
“推广5G-A应用将提升2030年6G发展愿景逐渐落地的可能性。5G-A的发展能有效避免5G到6G间发展出现断层,助力探索找到未来实际建构6G场景的方法。此外,运营商逐渐往代理式AI服务发展,带动5G-A需求呈现增长趋势。”王伟儒说。
继2024年2月发布5G-A商用计划后,中国移动今年4月进一步发布了“5G-A×AI融智创新”行动计划,正式启动运行5G-A×AI创新中心,全面强化数智化赋能能力。中国移动表示,今年将投资近百亿元,进一步扩大5G-A中的无线网络AI应用等规模部署,实现超过40万基站的智能化改造。
中国联通于2月10日发布了5G-A行动计划,宣布2025年,中国联通计划在39个重点城市主城区全面启动5G-A业务,其他300余城市重点场景启动5G-A业务。
中国电信发布的5G-A行动计划显示,中国电信将重点围绕能力打造、生态合作、应用落地三个层面深化实践探索:着力打造八大5GA核心能力,通过速率升级、连接升级、覆盖升级、感知升级、确定性升级、效能升级,持续提升5G-A网络能力;深化六大5G-A生态合作,在终端、卫星、物联网、低空等领域与合作伙伴开展新技术标准制定、技术验证试点、应用商业推广;加速九大5G-A应用落地,满足行业用户与个人用户的多样化新场景需求。
从今年2月10日至12月31日,中国电信开展友好客户5G-A体验活动,首批体验活动在上海、北京、广东、江苏等地开展,后续会扩展到更多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