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趣科技刚刚抛出了一份重磅计划——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直接向市场释放了一个明确信号:公司正在试图通过绑定核心人才来稳住基本盘。根据公告内容,这次激励计划拟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总数为4000万股,占当前总股本的1.48%,其中首次授予3200万股,面向不超过72名激励对象,包括董事、高管及子公司核心员工,预留800万股用于后续补充。授予价格定在2.62元/股,而目前公司股价为5.20元,相当于打了约五折。从规则上看,该计划有效期最长不超过60个月,属于典型的五年期安排,且采用的是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模式,意味着归属条件将与业绩考核挂钩。
整个方案的设计符合创业板监管要求。自查表显示,掌趣科技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务报告未被出具否定意见,内部控制也无重大缺陷,近三年没有违规分红情况,激励对象不包含持股5%以上股东或实控人及其亲属,也没有为激励对象提供财务资助的情形。所有在有效期内的股权激励涉及股份占比未超20%,单一激励对象获授股份也未超过1%上限,合规性上基本扫清了障碍。此外,公司已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并明确将公司业绩与个人绩效作为归属条件,说明这次激励不是“普惠式发福利”,而是有门槛、有约束的长期绑定机制。
看到这份激励计划,我第一反应是:这家公司确实需要一场“自救式激励”。为什么这么说?翻看最新经营数据就知道了——2025年前三季度,掌趣科技营收5.34亿元,同比下降17.88%;归母净利润仅7656万元,同比大降60.93%。虽然仍保持盈利,但下滑幅度不小。更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近三年没有现金分红,对投资者吸引力有所减弱。尽管股价近期上涨2.16%,成交量放大至7616万股,华夏中证动漫游戏ETF还在持续增持,但这更多反映的是市场对游戏板块整体情绪回暖,而非基本面反转。
所以我判断,这次推激励计划,本质上是一次危机感下的主动调整。管理层希望通过股权方式留住关键人才,尤其是研发和运营骨干,毕竟在游戏行业,人的创造力就是核心资产。而且选择此时推出,可能是为未来新项目蓄力做准备,比如公司在VR、IP衍生等方向已有布局。不过我也有些担忧:当前业绩压力这么大,后续如何设定合理的考核指标才能真正激发动力?如果目标定得太低,就成了变相福利;太高又可能无法兑现,打击士气。这一点还需要后续披露具体业绩考核方案才能进一步评估。
总的来说,这个激励计划本身结构合规、对象精准、定价合理,方向是对的。但它能不能起作用,还得看接下来的执行力度和业务复苏节奏。对于投资者而言,现在更应该关注的不是这份计划本身,而是它背后所折的转型焦虑与重建信心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