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际旭创董事、常务副总裁王晓东的减持计划已正式完成。根据公司公告,王晓东在2025年8月27日至11月24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708,552股,减持均价414.24元/股,占总股本比例0.06%。减持后其持股数量降至2,167,657股,持股比例从0.259%降至0.195%。
这次减持计划最初于8月2日披露,计划减持不超过719,052股。最终实际减持数量略低于计划上限,但基本完成预定目标。以414.24元的均价计算,本次减持套现约2.94亿元。公告强调,王晓东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王伟修的一致行动人,此次减持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
从市场表现看,减持期间公司股价呈现震荡态势。11月24日当天,中际旭创收盘报456.80元,下跌1.55%,成交额高达212.23亿元,位居沪深两市首位。当日还出现一笔大宗交易,成交4.5万股,成交价456.80元,成交金额2055.60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面临高管减持,中际旭创在融资市场仍保持较高热度。数据显示,该股上周获融资资金买入超128亿元,11月21日单日获融资买入30.76亿元,融资余额达185.51亿元。这反映出市场资金对光模块龙头企业的分歧态度。
从行业背景看,全球以太网光模块市场规模预计将持续快速增长。根据Lightcounting预测,2026年市场规模将同比增长35%至189亿美元,2030年有望突破350亿美元。主要增长动力来自AI基础设施建设对高速光模块的强劲需求。海外云服务厂商持续加大AI基础设施投入,2025年第二季度微软、亚马逊、Meta、谷歌合计资本开支同比提升69%至874亿美元。
国内方面,三大互联网厂商阿里巴巴、腾讯、百度2025年第一季度合计资本开支达550.12亿元,同比增速99.38%。国内互联网厂商正逐步加大对AI相关业务的投入,推动资本开支大幅增长。在政策层面,算力产业链不断获得加码支持,光模块作为算力环节中国产化程度高、技术储备前沿的核心产品,有望受益于算力持续升级带来的需求增长。
中际旭创作为高速光模块解决方案提供商,目前主要产品涵盖400G、800G和1.6T产品,3.2T产品尚在研发和完善中。公司在研发创新、快速量产、质量保障和规模优势方面具备核心竞争力,能够为云计算数据中心、无线接入以及传输等领域客户提供光通信模块解决方案。
此次高管减持计划的完成,为市场提供了一个观察公司内部人士对估值判断的窗口。减持期间公司股价在414元至456元区间波动,当前市值约5076亿元。在AI驱动光模块需求长期向好的行业背景下,公司基本面与短期股价波动之间的张力值得持续关注。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