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的三季报数据再次印证了AI算力需求的强劲势头。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250亿元,同比增长44.4%,归母净利润71.3亿元,同比增幅达90.1%。更值得关注的是经营性现金流净额54.55亿元,同比暴增314.54%,这一数据远超利润增幅,显示公司回款能力和经营质量显著提升。
从产品结构看,800G光模块仍是当前业绩主力。公司披露从2025年一季度起800G订单需求持续释放,出货量保持季度环比增长,同时硅光比例和良率不断提升。这种技术升级直接体现在毛利率上,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达40.74%,同比提升7.61个百分点。在光模块行业,技术路线和量产能力决定企业护城河,中际旭创在硅光技术上的进展为其维持行业领先地位提供了支撑。
面对即将到来的1.6T升级周期,公司已做好前瞻布局。在近期投资者互动中,中际旭创明确表示1.6T光模块包括硅光和EML两种方案,并自研或定制相关自动化设备进行量产。这种技术路线的多元化选择,既降低了单一技术路径风险,也展现出公司在产品研发上的深度。据公司透露,2025年三季度已有重点客户开始部署1.6T并持续增加订单,预计2026至2027年其他重点客户也将大规模部署。
产能扩张步伐正在加快。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在建工程从此前的1亿元增至近10亿元,主要投入厂房扩建与设备部署。公司坦言现有在建工程或不足以匹配明年订单需求,产能仍存在紧张,后续会持续追加投入。这种积极的资本开支态度,反映出管理层对行业中长期需求的坚定看好。
从行业视角观察,全球云厂商资本开支仍处上行通道。2025年第二季度,微软、亚马逊、Meta、谷歌合计资本开支同比提升69%至874亿美元。根据Lightcounting预测,2026年全球以太网光模块市场规模将同比增长35%至189亿美元,2030年有望突破350亿美元。中际旭创作为连续多年排名全球第一的光模块厂商,在AI驱动的新一轮增长周期中占据有利位置。
资本市场对公司的认可度持续提升。截至10月31日,中际旭创总市值达到5229亿元,较4月低点涨幅最高达717.51%。从公募基金三季度持仓情况看,中际旭创出现在众多知名基金经理的重仓股名单中,包括兴证全球、汇添富、华商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产品。机构投资者的集中持仓,既是对公司基本面的认可,也反映出市场对AI算力产业链的乐观预期。
随着算力需求持续高企,光模块行业技术迭代加速,中际旭创在800G向1.6T升级的关键节点上,其技术储备、量产能力和客户关系将面临新一轮检验。公司在财报中预计,2027年1.6T更大规模上量、Scale-up的光连接方案和全光交换机方案等产业趋势将逐步显现,这些新技术路径的产业化进程,将决定下一阶段行业竞争格局。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