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普特第三季度业绩超出市场预期,单季实现营收3.30亿元,同比增长56.33%;归母净利润达3,665万元,同比大幅增长97.21%。这一表现主要得益于3C行业订单确认进度好于预期,同时泰莱公司并表带来额外贡献,二、三季度合计贡献收入7,010万元,净利润571万元。剔除并表影响后,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与归母净利润仍分别实现28.50%和34.58%的同比增长,显示出内生增长动力强劲。
从业务结构看,3C和锂电两大领域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前三季度3C业务收入达6.0亿元,同比增长27.68%;锂电业务收入2.57亿元,增幅高达51.07%。增长驱动因素包括标准化产品在下游产线中的持续渗透、海外项目逐步落地以及产线改造需求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扣除股份支付后的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达1.90亿元,同比增长55.75%,反映出盈利能力在规模效应下进一步释放。
尽管3Q25毛利率同比下降2.27个百分点至57.57%,主要受低毛利的并表企业及锂电行业竞争加剧影响,但净利率仍提升2.30个百分点至11.11%。这背后的核心原因是收入高增长带来的费用率摊薄效应:销售、研发费用率分别下降9.55和0.46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小幅上升主因股份支付增加。同期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79.6%,显示盈利质量改善明显。
奥普特作为机器视觉领域的技术领先者,具备光源、镜头、算法全栈自研能力,3D检测精度误差小于0.01毫米,已进入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供应链。随着AI质检替代人工趋势加速,以及人形机器人量产临近,机器视觉作为“感知 - 决策”关键环节,其技术复用性和成长空间受到外资高度关注。2025年以来,多家硬科技企业如澜起科技、思特威、虹软科技、纳睿雷达等均获外资频繁调研,反映出全球资本对中国AI、芯片、机器人等高端制造赛道的系统性重估。
这一轮外资回流的背后,是政策支持与产业突破的共振。中国在AI大模型(如DeepSeek)、存储芯片、自动驾驶算法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叠加全球基金对中国资产配置处于低位后的再平衡需求,推动资金向具备核心技术壁垒的企业集中。汇川技术、埃斯顿、深南电路等工业自动化与高端制造企业也相继迎来海外机构密集调研,形成板块级联动效应。
基于项目确收节奏好于预期,中金公司上调奥普特2025年净利润预测10.1%至1.91亿元,并给予2029年远期38倍市盈率目标,对应2025年目标价150元,较当前存在上行空间。风险方面需关注下游资本开支波动、行业竞争加剧及新产品落地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