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光模块行业在AI算力狂潮的推动下迎来业绩爆发,但资本市场却给出了截然相反的回应。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光模块“三剑客”——新易盛(300502.SZ)、中际旭创(300308.SZ)、天孚通信(300394.SZ)均交出了高速增长的财报:新易盛净利润同比飙升312%,中际旭创营收突破238亿元,天孚通信净利增长84%。
二级市场却对此反应平平——自去年10月以来,三家公司股价一路震荡下行,股价较去年高点普遍回撤超40%,基金持仓量更是在2025年一季度锐减。
业绩与股价的严重背离,折射出市场对行业周期拐点、地缘政治风险的双重焦虑。
面对变局,头部企业正积极寻求破局之道:加速海外产能布局、加码硅光技术研发等等。
但当行业的高增长叙事遭遇周期波动与外部风险,光模块的“黄金时代”是否仍在延续?市场情绪的冰与基本面的火,究竟谁将主导下一轮行情?这场博弈,或许才刚刚开始。
市场情绪与基本面博弈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光模块“三剑客”2024年业绩整体维持高速增长,但内部呈现分化特征。
新易盛去年的营业收入达到86.47亿元,同比增长179.1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38亿元,同比增幅高达312.26%。
其业绩在三家企业中增长最为迅猛,主要得益于其在800G高端光模块市场的率先突破和海外大客户订单的放量。
行业龙头中际旭创相对稳健,2024年营收规模达到238.62亿元,同比增长122.64%;净利润51.71亿元,同比增长137.93%。
尽管增速不及新易盛,但其营收规模接近新易盛的3倍,净利润近乎2倍,规模优势依然显著。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际旭创在北美超大型数据中心市场的占有率持续提升,已成为多家科技巨头的一级供应商。
相比之下,天孚通信的增速相对温和,营收32.52亿元,同比增长67.74%;净利润13.44亿元,增长84.07%。
据了解,这与天孚通信的产品结构更偏向上游光器件有关,在光模块整机价格战中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也反映出其在整机市场拓展方面面临的挑战。
在财报发布前后,二级市场反应与企业基本面背离的现象尤为值得关注。
尽管三家光模块公司均交出亮眼成绩单,但自去年10月以来,三家公司股价震荡走低。
消息面上,据新华社4月3日报道,特朗普当天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
受此影响,光模块“三剑客”股价在今年4月9日创下自2024年以来新低。
不过,据新华社报道,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4月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所谓“对等关税”。已经支付的“对等关税”可以寻求退款。
受此影响,此后几个交易日,光模块整体呈回调趋势,但较高点仍有较大跌幅。
截至4月23日收盘,中际旭创股价从去年10月份185.83元的高点回撤约55%,新易盛股价从160.2元下跌约43%,天孚通信距去年高点的跌幅逾51%。
一位长期关注算力领域的投资者对记者表示,这种背离既反映了投资者对美国滥施关税政策的担忧正在加剧,也暗示市场对行业未来增速放缓的复杂预期。
光模块行业曾被视为高成长赛道,在AI、云计算、5G等技术的推动下,市场需求持续爆发,头部企业享受着高速成长的红利。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行业逐渐显现出周期性特征。
已经有部分机构投资者对海外光模块增长表示担忧。记者梳理发现,自去年三季度起,基金对中际旭创的持股数量呈现出持续下滑态势。
2024年中报时,基金持股数一度达到3.22亿股的高位,但随后逐渐减少,至2024年三季报时降至2.94亿股,2024年末进一步下滑至2.77亿股,而到了2025年一季度末,持股数更是急剧下降至1.3亿股。
“2025年一季度,我们对持仓板块做了大幅度调整。我们基本完全减持了海外算力板块,结合美国经济现状,以及北美算力投资进入到第三年,我们认为海外算力板块后续出现风险的概率可能会加大。”财通基金副总经理、基金经理金梓才在财通匠心优选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一季报中写道。
光模块站在十字路口
光模块是数据中心和服务器互连的核心部件,随着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海内外云厂商加大算力投资规模,进一步推动光模块数通市场需求增长。
今年以来,随着全球算力投资节奏的调整和AI基础设施建设的阶段性饱和,市场开始担忧这一高增长神话是否能够持续。
今年年初,中国AI大模型DeepSeek以较低成本训练出性能媲美OpenAI的模型,打破了行业“堆算力、堆投资”的传统逻辑。此外,摩根士丹利也将2025年英伟达GB200的出货量大幅下调。
而光模块企业对于海外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存在高度依赖。以中际旭创为例,2024年,公司海外业务占比达86.81%。
一旦美国客户减少对我国光模块产品的采购,企业的营收和利润将受到直接的影响。
谈及行业需求量变化,中际旭创副总裁、董事会秘书王军4月6日接受机构调研时透露,“今年全球CSP厂商较为普遍采用以太网交换机技术搭配800G或400G光模块构建AI数据中心,因此800G和400G的需求量仍然是非常不错的。目前仍然维持此前800G和400G的需求指引。”
上述判断与行业巨头资本开支动向基本吻合。2024年第四季度,微软、Meta、谷歌、亚马逊四家公司合计资本支出同比提升69%至706亿美元。根据Factset一致预期,2025年四家公司的合计资本开支预计将同比增长37%至3055亿美元。
“目前公司整体经营正常,之前的合同也在继续完成。”4月23日,中际旭创证券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另据Lightcounting预测,光模块的全球市场规模在2024-2029年或将以22%的CAGR保持增长,2029年有望突破370亿美元。背后的主要增长动力是AI集群应用对以太网光收发器的强劲需求,以及云服务厂商对其密集波分复用(DWDM)网络的升级等。
然而,如前文所述,近期的关税风波又为光模块市场带来新的挑战。
中际旭创在年报中提示,若汇率或贸易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可能会导致光模块产品需求减少,关键原材料采购难度增加,但目前公司与主要客户和供应商均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并通过外汇套期保值以及加快海外布局等方式应对相应风险。
“相关产品目前仍在美国关税豁免清单内,不过未来政策走向尚难预判。”上述中际旭创证券部人士对记者表示,这背后涉及多重因素的权衡评估。
行业周期的波动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正倒逼光模块企业加速战略转型。
其一,完善全球化产能布局。为规避关税壁垒,头部企业加速海外产能布局。例如,中际旭创在泰国、越南等地设立生产基地,新易盛也在东南亚地区规划建设新工厂。
其二,加强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关税压力倒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当前,800G光模块开始规模化商用,而1.6T光模块的研发与推进更是成为行业关注焦点。
中际旭创去年研发费用增长68.26%。展望2025年,中际旭创表示,将持续专注于云计算数据中心及5G网络等核心市场,进一步加大800G、1.6T及以上高速率光模块、电信级光模块等核心产品或技术的投入与研究。
新易盛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研发投入4.03亿元,占去年营业收入的4.66%。2024年,公司在高速率光模块、硅光模块、相干光模块、LPO光模块等新产品研发项目取得多项进展。
其三,拓展新兴市场。在巩固欧美市场的同时,中国光模块企业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如东南亚、拉美、中东等地区。这些地区数据中心建设需求旺盛,对光模块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
当前市场的分歧恰恰孕育着机会。当悲观预期充分定价,而产业趋势仍在向上时,光模块行业的“黄金时代”或许并未终结,而是进入了更理性、更可持续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