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恒创源第九期辅导报告中指出同有科技开始增持股份以解决股权问题
股权结构优化:通过增持减少外资股东(如软银亚洲、高通等)的持股比例,降低收购阻力。
资本协同效应:增持有助于提升对忆恒创源的控制力,推动双方在存储芯片、固态硬盘等领域的技术整合。
IPO进程支持:增持可能为忆恒创源后续融资或独立上市提供背书,缓解其股东退出压力。
尽管增持有助于股权问题解决,但全面收购仍需协调多方股东利益,且面临估值、资金及合规风险。
参股的忆恒创源是国内先进的企业级固态存储厂商,其产品广泛应用于互联网、运营商、金融等对性能要求极高的行业领域。
追述在第八期辅导报告(截至6月30日)中,忆恒创源存在一些股权回购问题,而在第九期辅导报告(截至9月30日)中,同有科技已开始着手解决这些问题,方式就是增持忆恒创源的股份。
当前持股情况:同有科技是忆恒创源的第一大股东,目前持有其17%的股权。这一持股比例为其在解决股权问题、推进收购或进一步整合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综上所述,同有科技通过增持股份,正在积极解决忆恒创源在IPO过程中遇到的股权问题,这有助于推进其上市进程并可能为未来的资本运作(如全面收购)创造条件。
同有科技作为忆恒创源的第一大股东(持股17%7),计划进一步强化双方在技术、市场及产品层面的协同。
技术整合:忆恒创源在固件算法(如FTL、磨损均衡)和企业级SSD领域的技术优势,将与同有科技的存储系统能力结合,共同开发高性能存储解决方案。
市场互补:忆恒创源在互联网、云服务市场的客户资源(如腾讯、阿里云)可与同有科技在军工、信创领域的布局形成互补,扩大市场份额。
推进忆恒创源上市进程
同有科技通过增持股份(如受让上海复曦创业投资中心持有的部分股权),旨在解决忆恒创源IPO前的股权问题,加速其上市进程。若忆恒创源成功上市,同有科技有望实现以下目标:
资产增值:按忆恒创源150亿元收入预期及行业估值水平,其股权价值可能显著提升,直接增厚同有科技的资产规模。
资本运作空间:上市后,双方可通过联合投资、资产注入等方式进一步整合产业链资源。
同有科技计划通过忆恒创源深化国产替代战略:
芯片与系统自主可控:忆恒创源基于长江存储颗粒的SSD产品,将与同有科技国产CPU、操作系统整合,形成全自主可控的存储方案。
产能扩张:同有科技计划将本部业务收入从5亿元级扩产至50亿元级,同时依托忆恒创源的SSD产能提升整体竞争力。
尽管存在股权分散、外资股东谈判等障碍,但同有科技不排除未来通过全面收购忆恒创源实现更深层次整合,以构建“芯片-部件-系统”全产业链能力。
只是各种资料综合分析,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技术合作深化:同有科技与忆恒创源已联合阿里平头哥推出国产PCIe 5.0 SSD,技术协同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