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智装(SZ300455)$ 、$同有科技(SZ300302)$
在国产替代浪潮与存储行业复苏的双重驱动下,存储芯片领域成为资本市场核心赛道。总部均扎根北京的航天智装与同有科技,堪称“北京海淀存储芯片双雄”——前者深耕航天级高壁垒市场,后者布局全产业链生态,凭借差异化优势加速突围,共同书写国产存储成长篇章。
一、航天智装:航天级存储龙头的技术壁垒与场景突围
1. 核心业务:高壁垒芯片构筑护城河
- 核心竞争力:子公司轩宇空间的宇航级存储芯片,技术门槛极高。
- 产品性能:抗辐射存储芯片达国际先进水平,可在-55℃至125℃宽温及强辐射环境稳定运行,批量应用于北斗卫星、空间站等重大航天项目。
- 技术突破:自主研发国内首款航天级认证RISC-V处理器,完成测试推广;SiP封装技术实现卫星模块体积缩减60%、功耗降低40%,星载存储系统实现存算一体突破。
- 市场地位:构建“设计+测试”产业闭环,核工业领域耐辐照芯片市占率超30%。
2. 订单与产能:双轮驱动营收增长
- 订单表现:2024年商业航天订单0.8亿元,2025年预计突破2亿元;中国星网规划发射1.3万颗低轨卫星,公司市占率超70%,按单星50-100万元配套芯片测算,有望斩获超91亿元订单(存在发射进度、竞争等不确定性)。民用领域2025年储能芯片出货量同比增长52%,车规级芯片进入车企供应链,核工业需求年均增速超20%。
- 产能保障:顺义航天产业园已投产,2025年预计贡献营收5.3亿元;与中芯国际锁定核心产能。在研抗辐射3D XPoint存储芯片计划2026年流片。
3. 战略与盈利:聚焦主业+政策红利
- 战略调整:2025年11月拟转让主营特种机器人的全资子公司,剥离低效资产、回笼资金,聚焦存储芯片核心业务。
- 盈利预期:受益于2025年Q4存储芯片涨价及超1.2亿元政府补助,预计毛利率提升至48%,盈利增长确定性高,需警惕行业竞争风险。
二、同有科技:全链生态玩家的周期反转与量价齐升
1. 核心布局:“芯片-介质-系统”全链自主生态
- 产业链布局:参股泽石科技把控主控芯片(PCIe 5.0芯片突破,28nm产品量产);投资鸿秦科技、忆恒创源保障介质供应,搭建全自主可控链条。
- 产能与产品:落地长沙研发制造基地,推出PCIe 5.0自主可控全闪分布式存储产品,完善硬件生产与产品矩阵。
2. 技术壁垒:全栈国产化+高性能双驱动
- 技术优势:核心产品国产化率100%,适配华为鲲鹏等国产算力生态;8TB磁电存储器读取速度5000MB/s,PCIe 5.0产品顺序读写速度14GB/s,满足AI等高性能需求。
- 生态闭环:集成国密算法,通过30余家国产厂商互认证,构建信创安全闭环。
3. 业绩反转:订单爆发与周期红利共振
- 业绩表现:2022-2024年因商誉减值、行业下行连续亏损,2025年迎来反转。截至11月在手订单超4.2亿元,第三季度存储系统收入同比增12.82%,合同负债大增168.26%。
- 产能与市场:长沙基地投产后SSD年产能达百万级,党政信创存储份额超40%,2025年信创订单预计破亿元。
- 盈利逻辑:受益于存储行业复苏,NAND Flash及SSD价格上涨,库存可高价销售;叠加AI、“东数西算”需求释放,形成“量价齐升”盈利弹性。
三、双雄对比:差异化成长与市值翻倍潜力
1. 差异化定位
- 航天智装:以航天级芯片稀缺性构建壁垒,聚焦高端特种场景。
- 同有科技:以全产业链生态破局,受益于行业周期复苏与信创放量。
2. 共同成长基础
均依托国产替代政策红利,在技术创新与场景拓展中实现增长。
3. 市值翻倍潜力
- 航天智装:星网项目潜在订单、产能释放带动营收增长,叠加稀缺性溢价与政策加持,业绩增长确定性与弹性兼备,有望实现市值翻倍。
- 同有科技:4.2亿元在手订单奠定基础,“量价齐升”盈利弹性叠加热门题材共振,业绩反转预期强烈,支撑市值翻倍。
作为“北京存储芯片双雄”,航天智装与同有科技正以核心优势在千亿存储赛道加速前行,成为国产存储芯片领域不可忽视的关键力量,其成长潜力与市值翻倍空间值得长期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