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荣科科技被超聚变借壳的机会分析
荣科科技(股票代码:300290.SZ)作为河南信息产业投资集团(豫信电科)旗下唯一上市公司,自2023年以来多次卷入与超聚变(河南超聚变计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借壳上市的传闻。超聚变是华为服务器业务剥离后落户河南的“独角兽”企业,2024年营收约435亿元,在AI服务器和液冷技术领域市占率领先,被视为河南省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借壳传闻的核心是河南省国资委推动省属国企资产证券化率在2025年底达到60%的政治任务,超聚变上市是关键项目之一。
官方回应:多次否认,强调“勿轻信猜测”
荣科科技已就借壳传闻发布多份澄清公告和互动回复,最新于2025年11月5日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回应投资者提问:
2025年11月5日:针对“股吧讨论重组火热,请澄清避免异动”的提问,公司董秘回复:“请您查阅指定媒体已披露澄清的公告信息,勿轻信传闻或猜测。公司目前经营情况正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
2025年10月16日:否认“华泰联合证券备案重大资产重组项目”和“超聚变借壳上市”传闻,称“不存在该事项”,并指出近两年已屡次澄清。
历史澄清:2024年4月和10月、2023年10月均明确否认涉及超聚变的资产收购或重组计划,未开展相关审计、评估或券商辅导工作。
公司强调,这些澄清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关于信息保密的要求,在方案未获证监会审核前不得提前披露,以防股价异常波动。 监管框架下,多次澄清后若推进重组并不违规,但需在正式公告前保持谨慎。
市场与政策迹象:准备工作明显,借壳路径更优
尽管官方否认,市场分析认为借壳机会仍存,主要基于以下事实和逻辑:
股权与人事布局:2025年9月,超聚变大股东河南超聚能科技(豫信电科旗下)持股比例调整至67.0112%,达到《公司法》绝对控制线,便于重大资产重组。 阿联酋资本持股降至5%,符合外资门槛;东方明珠通过投资基金间接入股,形成“河南+上海”国资混合结构。同时,荣科科技9月15日审议公积金弥补亏损议案,扫清财务障碍;高管调整包括段刚任董事长、冯武任非独立董事,强化豫信电科控制(持股19.98%)。
业务协同与腾挪空间:豫信电科计划将超聚变、超聚能、黄河科技等整合至荣科科技,打造河南算力产业集团。 2024年,荣科科技子公司辽宁智维云与超聚变合作金额超2.3亿元;双方签署战略协议覆盖云服务等领域。4月,荣科科技终止一项资产收购重组,疑为注入超聚变腾空间;8月委托机构评估净资产及商誉,为资产注入铺路。 10月底,公司招聘“财务专家(上市运作)”职位,进程提速。
政策压力与时间窗口:河南省省长王凯2025年6月调研强调信创产业做强;国资委要求2025年底完成超聚变资本化,独立IPO需9-12个月审核,借壳更高效(预计1-3个月停牌期)。 荣科科技市值适中(约50-60亿元)、创业板平台,便于操作,其他备选壳(如安彩高科、豫能控股)已否认重组。 10月底筹备上市消息引发股价上涨,股吧讨论火热。
估值与挑战:超聚变估值约900-1000亿元,借壳后荣科科技或转型“中部算力第一股”。潜在风险包括监管审批、估值博弈、业务整合差异及市场竞争,但河南国资“组合打法”(引入国调基金、中移资本等超20家股东)增强了落地保障。
结论:机会仍较大,但需警惕不确定性
基于河南省2025年国企改革收官任务和前期准备,荣科科技被超聚变借壳的机会较高,预计四季度方案或敲定,最快年底闪电登陆。 然而,官方多次否认表明尚未进入正式程序,投资者应以公告为准,避免盲目追涨。建议关注深交所互动易和巨潮资讯网后续披露。若无新进展,传闻可能继续发酵但难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