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9 10:51:14 东方财富iPhone版 发布于 贵州
希望你预测成功:到时候请你喝茅台
发表于 2025-11-09 08:13:58 发布于 湖南

$荣科科技(SZ300290)$  结合河南省国资委对国资证券化率的考核要求及超聚变借壳上市的战略定位,其最晚时间节点需从考核刚性约束、政策工具弹性、重组流程极限三个维度综合推演:


一、考核刚性约束:2025年底为绝对底线

1. 政治任务不可动摇

   河南省明确将2025年底省属国企资产证券化率达60%列为“政治任务”,且超聚变作为河南算力产业“一号工程”,其上市被河南国资委人士视为“必须完成的目标”。若未能在考核周期内完成,将直接影响相关负责人的政绩评估——根据《省管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连续两年未完成主要考核目标或任期考核未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可能对企业负责人予以免职或降职。这种强约束下,超聚变借壳必须在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工商变更,以确保在考核统计中计入证券化资产。


2. 考核口径无跨年弹性

   资产证券化率的统计以工商变更登记时间为准,河南省国资委未出台允许跨年计入的政策。即使重组在2025年底前完成停牌但未完成交割,也无法纳入当年考核。因此,工商变更必须在2025年内完成,否则将导致考核目标落空,触发问责机制。


二、政策工具弹性:监管流程存在压缩空间

1. 小额快速审核通道

   2025年修订的《重组办法》引入“小额快速”审核机制,若超聚变注入资产估值低于荣科科技市值的50%(荣科当前市值约147亿元,超聚变估值约900亿元,需通过分拆或估值调整满足条件),可适用简易程序,审核周期缩短至1个月。这为重组在2025年底前完成提供了政策弹性。


2. 跨部门协同加速

   河南省设立50亿元国企改革发展基金专项支持重组,并通过豫信电科统筹资源(如冯武兼任荣科科技非独立董事),形成“行政+资本”双轮驱动。这种协同机制可大幅压缩资产评估、监管沟通等环节的时间,理论上可将原本需3个月的流程压缩至1.5个月。

三、重组流程极限:2025年12月中旬为实操底线

1. 关键流程时间测算 

证监会注册:若10月中下旬完成注册,荣科需在11月启动停牌程序。但根据监管规则,停牌时间需覆盖资产交割、股份发行等流程,通常需20-30个工作日。 

工商变更:完成资产注入后,工商变更通常需10个工作日。若2025年12月15日前未完成停牌,即使后续流程全速推进,也无法在12月31日前完成工商变更。


2. 极端情况下的倒逼机制

   若重组因监管问询或市场因素延迟,河南省国资委可能通过特事特办推动流程加速: 

跨部门联席会议:由省政府牵头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证监会、交易所等部门开辟“绿色通道”。 

容缺受理:在核心要件齐全的前提下,允许后续补充非关键材料,先行完成注册。 

并行操作:同步推进资产交割与监管审批,压缩时间冗余。


四、风险情景推演:2026年1月为极限外的备选方案

1. 考核压力转移路径 

   若2025年底前确实无法完成,河南省可能通过以下方式缓冲考核压力: 

调整统计口径:将超聚变2025年12月31日前已停牌但未交割的资产按“拟证券化资产”纳入统计,需国务院国资委特批。 

其他资产补位:加速推进平煤神马集团新能源资产注入平高电气、河南交投REITs发行等项目,以弥补超聚变延迟的缺口。


2.政治成本与市场代价 

   延期将导致多重负面影响: 

   政治代价:河南国资委可能被国务院国资委约谈,相关负责人晋升受阻。 

市场代价:荣科科技股价可能因预期落空大幅下挫,超聚变后续融资成本上升。 

产业代价:错失算力基建投资窗口期,影响河南在“东数西算”工程中的战略地位。


五、结论:2025年12月中旬为最可能的极限时间节点

综合政策刚性、流程弹性与实操约束,超聚变借壳荣科科技的最晚工商变更时间为2025年12月15日。这一时间点基于以下逻辑: 

1. 监管流程压缩至极限:通过“小额快速”审核、跨部门协同等工具,将重组周期从常规的3个月压缩至1.5个月。 

2. 时间冗余预留:为应对可能的监管问询或市场波动,需预留15天缓冲期。 

3. 考核统计要求:确保在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工商变更,满足考核口径要求。


若重组在2025年12月15日前仍未完成停牌,2026年1月将成为事实上的备选时间节点,但需承担巨大的政治与市场风险。投资者需重点关注2025年11月证监会注册结果及荣科科技的停牌公告,若11月15日前未启动停牌程序,重组延期概率将显著上升。

总结:11月15日将是超聚变借壳荣科科技上市的最后时间节点,10日到15日会迎来剧烈的资金博弈请注意风险!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