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河南“政治任务”不走成都“增资套路”
当河南省把超聚变上市列为“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这场横跨中部与西南的算力并购战,从起点就分出了胜负。一边是河南国资的“倾囊相助”:300亿国企改革基金托底,豫信电科手握超聚变64.93%股权,荣科作为唯一上市平台,连安彩高科的半导体材料都提前锁死供应链,更迎来国调基金战略入股、东方明珠5亿专项基金追投的资本盛宴;另一边,高新发展2023年因股东内讧搞砸华鲲振宇收购,2025年11月只能靠“增资参股”变相持股,穿透后才敢露名。
2、财务数据扒底!500亿营收龙头吊打126亿跟班,估值泡沫一戳就破
超聚变2024年营收破434亿,2025年目标直指500亿,是华鲲振宇的3.4倍;15亿净利润预期更是后者1.53亿的近10倍,净利率从1.5%飙升至2.7%,反观华鲲振宇6.5%的毛利率连成本都快兜不住,1.2%的净利率纯属“陪跑水平”。估值更是天差地别:超聚变有国资+国调基金背书,8 - 10倍PS对应3200 - 4000亿市值,15亿净利润对赌托底;而华鲲振宇2023年1354%的估值溢价早被监管盯上,如今增资估值藏着掖着,谁在裸泳一目了然。
3 、医疗+算力闭环绝杀!4000家医院+180%爆单砸出整合王炸
这才是荣科的“不可复制杀招”:手握4000+医院客户,能把超聚变的液冷服务器(中国市占率连续两年第一)直接变成“肺结节筛查算力方案”,硬件刚卖就赚场景服务费,形成商业闭环。更硬核的是订单落地:2025年前三季度超聚变算力服务器订单同比暴涨180%,阿里云、腾讯云订单占比40%,60%已交付,业绩连续3季度翻倍!
反观高新发展,带着建筑业基因硬蹭科技赛道,华鲲振宇的服务器与虚拟电厂业务看似沾边,实则管理、人才完全脱节,“优先采购”连内部闭环都没搭成。更悬的是整合风险:华鲲振宇董事会里成都高投国资与华为系团队暗潮涌动,2023年的利益纠纷随时可能重演;而荣科早已备好“置出医疗+注入超聚变60%股权”方案,设30%净利润增长对赌,豫信电科已主导董事会,核心团队稳如泰山。
4 、供应链生死局!超聚变破局华为依赖,高新还在走钢丝
超聚变早把“鸡蛋”搬出华为篮子:2023年70%依赖华为芯片,2025年已牵手英特尔合作工作站,联合芯联集成研发电源芯片,河南本地麦斯克电子搞定半导体材料链,自主可控步步落地。更硬核的是市场地位:全球服务器市占率第六、中国第二,AI服务器市占率稳居第一,硬实力支撑供应链替代。
而华鲲振宇至今100%绑定华为,2024年美国制裁风吹草动就订单波动,成都本地连像样的半导体产业链都没有,替代方案纯属空谈。这哪是做算力,分明是把命运绑在别人的“制裁清单”上。
5 、监管绿灯+12倍空间!社保基金+国调基金已悄悄上车
证监会新规给荣科开了“快车道”:借壳走简易审核程序,河南政府直接递上《技术自主性说明》,反垄断风险砍半,据传重组已进入证监会审核流程。资金端信号更明确:豫信电科2025年Q3砸出5344万元筹资现金流,国调基金战略入股,社保基金悄悄跟进,东方明珠、ST汇洲等上市公司纷纷间接持股,资本用脚投票选龙头。
机构早已算清账:对标高新曾达14.6倍的PS,荣科当前股价仅28.73元(从18元刚启动),目标价356 - 445元,12倍上涨空间触手可及!再看高新,2023年收购黄了后股价从95元崩到48元,2025年增资消息只换得50.08元昙花一现,机构持股比例持续下降,投资者早用脚投票了。
6 、风险暗礁与终极结论:70%胜率的上车密码
超聚变3200亿市值是荣科的21倍,商誉减值风险如悬顶之剑;荣科曾否认重组备案传闻,审核变数仍需警惕。
但只要过了“借壳过会、供应链替代落地、15亿净利润兑现”这三关,这场河南国资导演的“蛇吞象”,大概率复制宁德时代的崛起路。毕竟在“东数西算”的2025年,手握25%AI服务器市占率、订单暴增180%、国调基金站台的超聚变,比被华为卡脖子的华鲲振宇,更配当A股算力的“真命”。
错过了的我,还有机会再次上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