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德曼一出手就是17.33亿元,直接拿下先声祥瑞70%控股权,这场重磅收购不仅刷新了体外诊断行业的并购纪录,更标志着一家传统生化诊断企业正全力冲刺高壁垒的生物制品赛道。
交易结构与核心标的解析
根据2025年11月13日披露的公告,利德曼拟以现金方式向上海百家汇、海南先声百家汇科技及南京百佳瑞合计支付17.33亿元,受让其所持北京先声祥瑞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70%的股份。此次转让通过特定事项协议方式进行,完成后利德曼将成为先声祥瑞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也将由任晋生变更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交易尚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目前尚未完成全部审批流程。
战略跃迁:从体外诊断到生物制品的关键一步
先声祥瑞并非普通标的。作为我国为数不多持有疫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之一,其主营业务聚焦于结核病筛查与创新疫苗研发。目前核心产品包括TB-PPD、BCG-PPD和IGRA试剂,均用于结核感染的精准诊断,在公共卫生领域具备广泛应用基础。
更重要的是,公司在研管线已初具规模。脑膜炎疫苗项目Xs03已提交pre-IND申请,多个创新疫苗处于临床前阶段。这意味着利德曼此次收购不仅是获取成熟销售产品,更是切入了一个具有长期成长潜力的研发平台。
对于主营体外诊断试剂(2024年占营收约68%)的利德曼而言,此举意味着业务边界的重大拓展。生物制品行业技术门槛高、监管严格、回报周期长,自主培育难度大。通过并购实现“借船出海”,能显著缩短研发周期,规避人才、资质与渠道重建的风险。
市场影响与未来展望
这笔交易背后反映的是诊断企业向诊疗一体化和高附加值生物药领域延伸的趋势。随着国内对重大传染病防控重视度提升,结核病等慢性传染性疾病的早筛与疫苗需求将持续增长。
我们观察到,利德曼近年来在治理层面持续优化,董事会秘书张丽华刚于近日获评“2025年度卓越董秘奖”,显示出公司在资本运作与信息披露方面的专业能力正在增强。此次重大资产重组,或将成为其转型升级的关键转折点。
不过,高额现金支出带来的财务压力、跨领域整合的管理挑战以及疫苗研发的不确定性,仍需后续密切关注。目前信息有限,还需进一步观察审批进展及后续资源整合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