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陆电子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表现突出,营业收入达35.86亿元,同比增长23.42%;归母净利润为2.3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51.10%。
这一增长背后的核心驱动力来自公司在储能领域的全面突破。科陆电子已实现PCS、DC/DC、BMS、EMS等储能系统核心控制单元的全栈自研自产,掌握了从底层技术到系统集成的完整知识产权。2025年上半年,公司推出的Aqua C2.5新一代集装箱式储能系统实现大规模商用发货,标志着产品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随后发布的qua C3.0系统在能量密度、布局集约性和投资成本方面进一步优化,强化了技术领先优势。
商业模式创新也在加速市场渗透。公司推出的“区域运营商共创模式”通过EPC总包、金融支持与技术平台赋能,构建合作伙伴利益共同体;而“超能‘处’模式”允许企业以支付3.5年电费的方式永久拥有储能电站,极大降低了用户初始投入门槛,提升了项目可复制性与客户粘性。这些举措推动储能业务结构转型——2025年上半年储能营收达12.82亿元,同比增长177.15%,占总营收比重接近50%,首次超越传统智能电网业务。
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北美市场累计交付近2.5GWh,市占率稳定在6%左右,成为少数站稳该市场的中国储能系统集成商之一。2024年9月美国子公司的设立进一步贴近本地需求。欧洲方面,公司已与SunService EOOD、PAX Solar、Ktistor等签署合作协议,重点布局德国和希腊市场,目标是2025年跻身欧洲前五大集成商行列。同时,公司在亚太、中东非地区组建区域营销团队,新开拓捷克、波兰等市场,并在印尼规划建设3GWh生产基地,预计2026年投产,宜春基地现有产能约10GWh,全球产能与供应链布局逐步成型。
控股股东美的集团在研发协同、制造体系和供应链资源整合方面的赋能,也为科陆电子提供了底层支撑。综合来看,技术自主化、商业模式创新与全球化布局三者形成合力,推动公司由设备制造商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阳光电源同期股价上涨7.48%,报165.00元,成交额达147.62亿元,反映市场对储能板块整体关注度持续升温。
至于浙江等地招商引资模式转向专业化、资本化和数字化,虽体现产业升级大趋势,但与科陆电子当前发展路径关联尚不明确,内情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