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折价减持背后:常山药业的“减肥药”还能香多久?
最近常山药业这个“减肥药概念股”又搞了个大动作——控股股东高树华以接近八折的价格,把5%股份一次性甩卖给了一家叫元素基金的私募。这事儿看着像普通的大宗交易,但细琢磨还挺有意思。
左手倒右手的资本游戏?
这次转让有三个关键点:一是46.25元/股的价格比市价打了八二折,但比去年转让给自然人的9.2元/股已经翻了4倍;二是接盘方承诺锁定一年不减持;三是大股东套现21亿后还留了25.7%的股份。从补充材料里能看到,元素基金背景不简单,操盘过汇通能源、游族网络等案例,这次敢在高位接盘,可能真是冲着GLP-1减肥药的长线故事来的。
不过股东这波操作也挺耐人寻味。去年低价转给个人,今年高价转给机构,两次套现26亿。就像打麻将先出小牌再甩王炸,明显是趁着减肥药概念火爆在阶梯式撤退。毕竟公司三季报亏了4000多万,主力产品艾本那肽还在审批阶段,股价却涨了180%,换我可能也想落袋为安。
机构接盘是馅饼还是陷阱?
元素基金敢在这个时点进场,赌的显然是GLP-1药物的前景。补充材料里提到,诺和诺德两款减肥药年销近百亿美元,国内还有40多家药企在抢这块蛋糕。常山的艾本那肽要是真能批下来,确实可能复制司美格鲁肽的神话。
但风险也明摆着:首先临床数据还没公布,审批存在变数;其次就算上市了,面对诺和诺德、礼来这些巨头,国产药能分到多少份额?看看现在PD-1抗癌药的内卷程度就知道,蓝海变红海可能就一两年的事。更别说元素基金买的还是折价股,相当于自带安全垫,散户追高可没这待遇。
概念炒作终要回归业绩
今年A股有个怪现象:只要沾边GLP-1,不管有没有实质进展都能涨。但常山药业三季报营收下滑13%、净利润转亏,说明老本行心脑血管药在失血。这就好比网红餐厅,门口排队的人虽多,后厨食材储备却跟不上了。
从补充材料里私募入股星巴克中国的案例看,专业机构更看重长期现金流。元素基金这次押注,可能是觉得46元的成本对应未来减肥药收益还算合理。但对普通投资者来说,现在56元的股价已经把预期打得太满,万一临床试验出点岔子,踩踏风险不小。
写在最后
炒股有时候像参加婚宴,都知道硬菜最后上,但总有人提前吃饱离席。常山药业这出戏,大股东在宴席中期就打包走人,私募机构则留下来等压轴大菜。至于咱们散户,得想清楚自己是来吃席的还是来帮厨的——要是冲着减肥药的故事,起码得盯着NMPA审批进度;如果单纯想蹭热点,别忘了看看元素基金的成本价在哪。资本市场没有白吃的午餐,最后埋单的往往是最贪杯的那个人。(风险提示:以上仅为个人观点,股市有风险,决策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