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定性这是“定向增发”吧,前提是后面高总能把钱借给公司。
当然,这里即使日后不借回给公司,也不重要,不影响常山的艾本那肽(阿贝那肽)的审批,只影响药物的营销推广和减肥药的临床开支以及其他两种抗癌药的研发临床投入。
从昨天董秘回复可以看出,口吻明显和之前有所不同。显然,是因为转让股份协议已经尘埃落定(等证监会审批,基本99.99%过),而且转让价格是在重庆元素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接受认可范围,之前股价随着提交补充资料倒计时,被不明资金推了一波涨幅,公司很急,因为会影响正在洽谈的股份协议转让,转让价格刚好是20号协议前几个交易日平均股价的8折,和定向增发规定类似。既然已经经签订协议,所以不存在继续“高强度提示风险”的必要了。
转让浅析:
第一,药物肯定没问题,之前专业6灯全灭,是行政审批的技术性补充资料,和药物本身无关。那么,高总如果个人缺钱,不会这个时候减持,更不会一下子缺21亿找人承接股份。唯一解释的是公司缺钱,这个时候也无法定向增发,目前公司增发很难通过,而且时间太久。高总,为了不影响二级市场股价波动,对投资者产生重大误判,选择了私募基金。并且是刚好超过5%,锁定一年,属于中性偏利好。试问,如果对方没有深入研究,或者说在相关方面没有“熟人”,敢拿21亿锁定一年吗?要是审批被否(2025年底也就是12月30日前)这21亿起码损失70%以上,如果是三五亿,还可能是风投,大不了打水漂,这是21亿,不太可能。
第二,药物审批接近尾声,相关利益方必须得到日后蛋糕的好处,如果直接买入股票不太现实,高总也知道能通过,需要牺牲部分股权,给相关利益方。相关利益方找到当下这个私募基金,把资金给他们,以他们的方式来变相拿股权,变相增发。当然,这是猜想,各位自己看看即可。
第三,为何不找公募,因为公募有一些硬性指标,不在他们股票池的标的,或者连续亏损的标的,无法做先行大规模投资。如果找多个公募,就更困难。公募基金可以等以后确定性的东西,药物通过并销售情况良好,再高的价格,他们也不怕,和私募完全不同的投资理念。
第四,目前接盘的该私募基金,背后是否有运作药物上市后推广的关系网,目前不得而知,从目前中国证监会官网登记的信息看,法定代表人是林代莉51%股份,另外一个24年刚备案登记的,叫郭言的是49%认缴股份,注册资本变更为1000万。我查了他们的相关履历,没有查到有价值的信息,这个可能要靠其他网友去搜索该私募基金公司背后的关系网。
题外篇:
我们大A炒股喜欢搞对标美股,本轮科技就是炒的对标英伟达 谷歌 特斯拉等。
那么药物,是否有对标?
有的,礼来。
大家可以去查看礼来过去五年的走势,已经最近美股科技股波涛汹涌的情况下依然稳如泰山。
因为他的价值所在。
那么常山,未来是否可以对标?各位看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药物真的做到毒副作用最小或者忽略不计,这个很重要,药效反而是第二,对于长期使用的药物毒副作用其实是第一的。那么,常山阿贝那肽的份额肯定会快速上升,还有就是什么时候纳入医保,这个也是一次转折点。
当然,海外BD之类的,那是后话。
如果是礼来市值的1%,就是710亿市值,昨天礼来收盘市值刚好1万亿美元(7.1万亿人民币),但是我个人觉得,保守应该是礼来市值的5%来对标,就是3500亿,中期看,这个中期是指2027年12月30日前。目前常山500亿,两年7倍应该是较为保守的估值。这个大家可以不要喷,觉得不认可,你当笑话看即可。
所以,一切的前提就是通过,目前只要是有分析推理能力的人,结合近几个月的所有链条佐证,通过的概率99.9%。那么为了这0.01%的风险胆怯而不敢投资常山,是投资的一大错误。
祝各位好运!账户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