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传媒最新披露的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6.16亿元,同比增长150.81%;归母净利润23.36亿元,同比增长406.78%。其中第三季度营收3.74亿元,同比增长247.54%,净利润1.06亿元,实现扭亏为盈。这份成绩单创下了公司上市以来同期营收增速新高,净利润增速也达到202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从业务结构看,电影业务是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公司参与投资发行的《哪吒之魔童闹海》《独一无二》《花漾少女杀人事件》等影片,加上2024年上映的《小倩》部分票房结转,截至报告期末总票房约159.03亿元。这个数字背后,反映出头部IP对业绩的持续贡献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哪吒之魔童闹海》等影片已上映一段时间,但其衍生业务和视频平台授权收益仍在三季度发挥重要作用。
不过细看季度数据,第三季度净利润环比下降50.24%的现象值得关注。中金公司分析指出,这主要受参投影片《东极岛》成本较高拖累毛利率,以及《三国的星空》票房表现相对一般的影响。三季度毛利率环比下降至29.7%,显示出单片项目波动对业绩的影响依然存在。
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有投资者直言“公司股票跌跌不休”,这与其亮眼的业绩数据形成反差。公司回应称“股价表现与上市公司价值并不一定完全匹配”,这个说法确实值得玩味。截至10月28日收盘,光线传媒报16.58元/股,10月以来累计下跌14.40%,但今年以来仍累计上涨77.60%。这种股价与业绩的背离,可能反映了市场对公司未来增长持续性的担忧。
从股东结构变化看,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1280.62万股,华夏中证动漫游戏ETF增持721.41万股,而易方达创业板ETF和南方中证500ETF则出现减持。机构投资者的分歧,或许源于对影视行业商业模式的不同判断。
公司正在推进的第二次历史性转型值得关注。IP运营业务被定位为“新亮点和持续增长点”,这从丰富的项目储备可见一斑:动画电影方面有《大鱼海棠2》《姜子牙2》等近20个项目,真人电影有《“小”人物》《她的小梨涡》等储备,剧集《山河枕》已定档10月30日播出。这种项目储备的广度,显示出公司对内容风险的分散意识。
微短剧领域的布局也透露出公司对市场趋势的敏感。光线传媒表示正在结合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探索该领域,并已筹划投资组建相关公司。考虑到微短剧市场的快速增长,这个方向的尝试可能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中金公司维持跑赢行业评级,但下调目标价20%至20.0元,对应24倍2025年市盈率。这个调整反映出机构对四季度业绩的谨慎预期,同时也承认公司中长期IP运营能力的提升空间。
影视公司的业绩波动性始终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光线传媒通过多元化项目储备和IP全产业链布局,试图平滑这种波动。但从三季度数据看,单片项目的成败仍然对季度业绩产生显著影响。如何在保持创作活力的同时,建立更稳定的盈利模式,或许是公司转型过程中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