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记者从复旦大学获悉,在纪念建校120周年之际,复旦大学设立新文科发展基金,助力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创新。基金首期筹措资金1亿元,由1984级新闻系两位校友——新浪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曹国伟、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长田联合捐赠。
【基金将发挥“催化剂”功能】
新文科的“新”字意义深远——发展新文科,不仅要提高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能力,还要提高回应国家、社会和时代关切的能力,提高学术范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能力,引领复旦学人更好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
新文科发展基金将发挥“催化剂”功能,助力推动新文科创新——
催化理实交融,引导更多学人积极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推动基础学科与应用领域、理论创新与现实研究的融合;催化学科交叉,瞄准关键领域和学术前沿,打破学科内部和不同学科间的壁垒;催化科教融汇,以学人成长为核心,把学科学术创新与紧缺人才培养统筹起来。
【支持新文科发展,恰逢其时】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新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科技革命和社会变革加速演进,国内外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学术范式和教育模式加速转型。哈佛大学启动人文未来基金,鼓励传统人文学科向跨学科、应用型、创新性探索;普林斯顿大学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点资助跨学科、应用型领域,特别是数据驱动的交叉项目;剑桥大学的全球人文项目创建更多样化和全球意识的研究议程和课程,重塑人文学科的学习与思考方式;牛津大学厄特根人文学科项目专门支持和培养具有潜力的年轻学者。国内除国家社科基金外,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也设立了文科发展基金。
近年来,复旦对接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以新工科、新文科等为代表,推动学科交叉与融合创新,加快向创新型大学转型升级。
此前,曹国伟、王长田曾多次捐资支持学校项目。经过与学校的多次深入研讨,他们希望为母校建校120周年送上一份“有意义的礼物”,“设立基金支持新文科发展,恰逢其时”。
追忆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复旦的求学时光,两位校友充满感怀——复旦不仅赐予他们学识,更塑造了开放的思维方式和高远的价值观念;复旦所赋的人文素养、批判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是他们人生和事业的灯塔。“希望这些精神能够在一代又一代复旦学子中赓续传承,焕发出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