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当观众问光线传媒创始人、董事长王长田《哪吒3》的票房是否能超过《哪吒2》?他笑着回答道:“《哪吒3》的(制作)时间毫无疑问不会太短,太短了大家会说我们没有诚意。”
《哪吒3》的面世还需时日。但“哪吒”3A游戏和主题乐园已经“在路上”。
4月23日,光线传媒(300251)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提到IP运营的重点方向,如谷子、游戏、卡牌、品牌店和主题乐园。
具体来看,游戏方面,光线传媒主要做3A游戏,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推出第一款游戏。此外,《哪吒2》上映后,全国很多地方都提出与光线传媒合作主题乐园的设想,目前公司正在与部分重点地区洽谈具体合作模式,希望成为中国第一个类似于迪士尼乐园的主题乐园。
01
《哪吒2》不止10倍衍生效应
“有人估计《哪吒2》对GDP的贡献约2000亿元,所以电影行业的空间、电影对经济的贡献远比大家想象的要大得多。”
“动画电影带来的衍生效应远远大于真人电影,比如,国际上基本算法是动画电影的票房乘上五到十倍,况且《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效应不止十倍,十几倍甚至二十倍于票房收益是完全正常的。”
4月23日,光线传媒(300251)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光线传媒创始人、董事长王长田如此回应了《哪吒2》对行业发展的长远影响。
截至4月25日17时,《哪吒2》的票房已达157.35亿元,位列全球影史票房榜第五。而《哪吒2》的放映时间已延长至2025年5月31日。
这意味着1月29日公映的《哪吒2》将继续参与五一档的票房竞争,并有望冲击全球影史票房前四的位置。

图:《哪吒之魔童闹海》官方微博
王长田还提到,一个健康的市场或者在国际上普遍的状况是电影票房的收入只占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他可能是来自于衍生收入。
而以往国内电影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于票房,大概占百分之八九十,其他非常少数来自于版权销售、授权等,这些年非票房收入有所增加,但总体占比仍然非常非常低。
《哪吒之魔童闹海》让行业和市场更清楚地看到,非票房收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收入结构多元化的道路才刚刚起步,这对整个行业会有非常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不光是我们,还会带动更多的同类公司以及整个社会,对高端的、有IP辐射能力的内容产品有更多的市场拓展的期待。”

图:《哪吒之魔童闹海》官方微博
02
3A游戏,主题乐园要来了?
在影视行业周期性波动背景下,如何实现业绩持续增长成为行业难题。
光线传媒的战略转型路径在于从“高端内容提供商”升级为“IP创造者和运营商”,通过全产业链开发构建可持续商业模式。
从IP运营商角度而言,光线传媒披露了IP运营的重点方向,如谷子、游戏、卡牌、品牌店和主题乐园。
光线传媒在记录表中披露,游戏方面,公司主要做3A游戏,目前正组建游戏公司,游戏的开发已经开始几个月了,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推出第一款游戏。
此外,《哪吒2》上映之后,全国很多地方都提出与光线传媒合作主题乐园的设想,目前公司正在与部分重点地区洽谈具体合作模式,希望成为中国第一个类似于迪士尼乐园的主题乐园。

图:《哪吒之魔童闹海》官方微博
光线传媒表示,公司原来是电影的生产者,主要的收入和利润来自于电影项目,以票房为主,也有一部分艺人经纪、版权、音乐等收入,还有剧集的收入。但总体来讲,这些收入具有波动性,可复制性和可持续性偏弱。
而进入新的定位后,公司将围绕IP进行多方位的运营。具体来看,类型上,资源更多向动画电影倾斜。真人电影仍然要做,但重点转变为“大片、类型化、系列化、完全的创新”。
而在厂牌分工上,光线传媒内部已经强调“全员动画公司”的概念,目前除了彩条屋和光线动画外,其他厂牌已经开始在做动画电影;同时,还计划继续组建新的动画厂牌。

图:《哪吒之魔童闹海》官方微博
此外,光线传媒还把“扩充动画电影产能”纳入未来计划,披露中提到,将扩充负责项目的策划、剧本等的项目部以及负责动画的制作团队,达到一年生产一部半到两部的高质量动画电影的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