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晚间,迪安诊断(300244)公布2025年三季报,公司营业收入为75.7亿元,同比下降18.3%;归母净利润为5670万元,同比下降56.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555万元,同比下降73.5%;经营现金流净额为8.72亿元,同比增长1508.3%。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总资产147.65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6.5%;归母净资产为64.7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4%。
迪安诊断在财报中补充其各项业务表现情况,今年1—9月,公司诊断服务业务实现收入26.22亿元,其中ICL业务收入为24.81亿元;渠道产品业务实现收入49.31亿元;自有产品业务收入为2.84亿元。公司围绕“让国人平等地分享健康”的使命,升级战略定位为“医学诊断智能解决方案引领者”,并正式开启新五年战略规划。
资料显示,迪安诊断成立于1996年,是国内最早从事基因诊断技术研发和服务的专业公司之一。2003年,公司开始做独立的第三方医学实验室,并逐步实现全国连锁化布局,形成了渠道业务和医学诊断业务并行的模式。2011年于深交所上市。
2020年至2022年,公司业绩一路走高,三年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106.49亿元、130.83亿元、202.8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3亿元、11.63亿元、14.34亿元,达到自成立以来的业绩最高点。
2023年,公司业绩出现断崖式暴跌,公司净利润下降至3.07亿元,同比大幅下降78.56%。2024年,公司净利润更是直接转亏为-3.57亿元,同比下降216.20%。同时,这也是迪安诊断自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
此外,迪安诊断应收账款不断增长,曾引发市场的强烈关注。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4年,公司的应收账款分别为33.3亿元、45.3亿元、62.9亿元、99.6亿元、80.5亿元、72.59亿元。截至今年9月末,该指标为67.36亿元。
2025年2月份以来,因为被市场认为搭上了AI概念,迪安诊断股价突然启动,2月12日,公司发布公告,透露了其在医疗AI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展望。截至10月23日收盘,迪安诊断报15.21元/股,较年内高点跌去近三成。

来源:读创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