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李丹)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日前发布《关于推动物流数据开放互联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实施方案》,旨在建立物流数据资源开放互联机制,促进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同时,我国首张物流公共数据共享开放清单正式出炉。分析人士认为,物流领域的“数据孤岛”正被打破,一场以降本增效为目标的数字化变革即将重塑行业格局。
上述方案着力破除物流行业发展中的“数据孤岛”,推动物流数据开放互联。具体措施包括拓展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实现物流数据实时采集、广泛连接和高效汇聚。同时,方案还致力于打通多式联运数据堵点,促进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落地。
国家数据局数据资源司司长张望表示,此举旨在通过物流数据开放互联,促进物流各环节高效衔接、循环畅通,从而提升物流组织效率,降低综合物流成本。
根据新发布的国家物流公共数据共享开放清单,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中国民航局、国铁集团等部门单位将实时或按日、按月、按季度对十大类数据进行共享开放。细分项涵盖航班计划、船舶轨迹、高速公路货车流量、通关状态等核心信息。这意味着相关物流企业可以利用这些公共数据,优化自身运输、仓储、管理等资源的配置,从而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数据开放互联的效益已在武汉、宁波、重庆等16个试点城市陆续显现。以武汉为例,一块从巴西进口的牛肉经历了一场降本提速的变革。由于上海港和长江航道的物流数据被打通,远洋货轮一完成卸货,内河船舶就能马上接驳,省去了中间等待“换乘”的时间和临时租用冷库保鲜的成本。进口牛肉因此能提前3天到达消费者“家门口”,每一货柜一趟的综合物流成本可以节约2000元左右。
随着物流数据开放互联政策的推进,相关上市公司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上海钢联作为全球领先的大宗商品服务商,积累了22个行业大类数据库和超150个细分应用数据库。其数据覆盖超100个产业链和超8000个大宗商品品类,2025年数据服务收入已达3.66亿元。通行宝则依托ETC发行积累了大量交通数据。截至2025年半年报,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已发展ETC用户约2700万个。
天风证券在研报中指出,伴随着数据要素顶层细则文件落地,典型应用案例加速推广,产业有望迎来质变。其中供应链物流具备较为成熟的数据积累和应用模式,有望领先规模化应用。
数据显示,通过共享港口作业数据,船舶在港停留时间可缩短20%;通过打通多式联运数据,进口冷链物流成本可降低15%以上。物流数据开放互联已经不再是技术问题,而是关乎国家竞争力的战略举措。随着16个试点城市的经验逐步推广,一个覆盖全国、贯通各环节的物流数据一张网正悄然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