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冻结与财报难产,有棵树陷入治理困局
有棵树5%以上股东王维及其一致行动人天行云所持股份被司法轮候冻结,同时公司公告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这一连串突发消息将这家刚刚经历重整的跨境电商企业再次推上风口浪尖。根据公告,王维及天行云合计持股比例达12.65%,其股份自2025年4月起被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及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法院轮候冻结,涉及诉讼方包括原董事长肖四清和长沙潇湘君和私募基金。而财报未能按时披露,则是因第六届董事会成员及原管理层未完成交接,关键财务资料缺失,导致新一届董事会无法核实数据真实性。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股份被全面冻结,王维方面回应称不存在大额债务逾期、违规担保或控制权变更风险。与此同时,他已向公司子公司提供累计200万元借款,显示出对当前经营的支持态度。然而,公司公章、财务章等核心印鉴的作废补办,以及多次催交函的发出,暴露出内部治理交接的严重不畅。
新旧交替之痛:从战略重组到权力博弈
我一直在关注有棵树的转型进程。年初时,行云集团战略控股落地,影石创新(Insta360)携手合作,曾让市场对其“出海综合服务平台”的定位充满期待。王维作为新晋第一大股东,本应开启公司治理新篇章。但如今的局面表明,表面的股权变更并未真正实现治理结构的平稳过渡。原管理层拒不交账、财务数据延迟提交,甚至出现前任董事长提起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的情况,这已不仅是管理摩擦,而是典型的控制权争夺战。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动荡直接影响了信息披露合规性——这是上市公司最基本的底线。虽然公司强调将尽快完成财报编制,但连续发布风险提示公告本身就在削弱投资者信心。尤其是在当前股价处于布林带下轨、主力资金持续净流出的背景下,任何不确定性都会被放大。
我怎么看这场危机?
说实话,我对有棵树的前景开始持谨慎态度。战略投资者入驻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在于整合执行。现在的问题不是缺资源或方向,而是内部治理机制失灵。即便王维无重大债务问题,也无法改变其持股被冻结带来的流动性压制和潜在信任危机。更何况,财务评估显示公司本身存在毛利率下滑、管理费用高企等问题,基本面并不扎实。
短期来看,能否顺利接管账册、如期补发三季报,将成为市场情绪的风向标。但从长远看,只有彻底理顺治理关系,杜绝“两套班子”并行的混乱状态,有棵树才有可能兑现它曾许下的增长故事。否则,再好的战略合作,也可能沦为纸上谈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