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棵树5%以上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股份被轮候冻结,同时公司公告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这两则重磅公告几乎在同一时间发布,瞬间将这家刚刚完成重整、试图重振旗鼓的跨境电商企业再次推上风口浪尖。
从公告内容来看,股东王维及其一致行动人深圳市天行云供应链有限公司所持全部股份(合计占公司总股本12.65%)已被司法轮候冻结,冻结期限自2025年4月起,持续三年。而这一动作源于原董事长肖四清以及长沙潇湘君和私募基金对王维方提起的诉讼所采取的司法保全措施。值得注意的是,王维正是当前推动公司运营恢复的重要支持者之一,此前已向子公司提供累计200万元借款以维持运转。
更令人关注的是,公司明确表示,因原管理层未完成交接,财务账册等关键资料尚未移交,导致新一届董事会虽已接手,却无法核实原董事长肖四清于10月30日晚才提交的三季度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因此,公司被迫宣布无法按期披露三季报。这已是公司在一个月内多次就信息披露问题发出风险提示,暴露出内部治理仍处于剧烈动荡之中。
看到这里,我心里其实挺复杂的。作为一个长期关注A股中小创企业的财经观察者,我原本对有棵树抱有一定期待。毕竟,这家公司完成重整后引入了行云集团作为战略支撑,并与影石创新达成合作,一度被视为“重生”的典型案例。但现实显然比故事复杂得多。
我认为,当前的核心矛盾并不只是“谁冻结了谁的股份”,而是控制权过渡过程中的信任崩塌与程序失序。一边是新股东王维在资金和管理上试图输血救场,另一边却是前任管理层拖延交接、甚至通过司法手段施压,这种拉锯战直接伤害的是上市公司本身的合规底线和投资者信心。
尤其让我担忧的是,三季报无法按时披露,可能触发交易所的监管问询乃至后续风险警示。即便王维方面声称无违规担保、无资金占用,也不认为会引发控制权变更,但市场不会只听承诺。股价当日下跌3.68%,成交额超1.2亿,说明已有大量资金选择用脚投票。
说到底,企业重整不是换个名字就能焕然一新。真正的挑战在于权力交接是否平稳、信息披露是否透明、治理体系能否重建。有棵树现在缺的不只是财务数据,更是市场的信任。如果接下来不能尽快完成资料移交、启动审计并对外清晰沟通进展,那么哪怕背后有行云集团的支持,也难挽颓势。
我对它的未来依然保持观望态度——不是没有机会,而是必须先过“治理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