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名股东被立案、营收暴降后的跨境电商企业——有棵树(300209.SZ),迎来实控权之争终局。
10月10日,有棵树连发多条公告,宣告第七届董事会成员上任。新的高管团队全面接管公司资产、业务、财务、人员、场所等事项。

成立于2010年的有棵树,总部位于深圳龙岗。由于赶上了跨境电商高速发展的风口,它曾是巅峰销售额超50亿元、遍布全球200个国家的“铺货大户”。
在发展初期,凭借电子产品、户外装备和家居用品等多主营品类,借助深圳完备的供应链体系实现了快速增长,开创了“多平台、多账号、多品类”的铺货模式。然而,2021年的亚马逊封号潮导致有棵树数百个店铺被封,过亿资金被冻结。
今年以来,跨境电商行业迎来新旧模式交替的洗牌。受关税政策、运费波动频繁等多重因素影响,物流成本整体上升。加上小包免税政策逐渐在各地遭受围剿,传统“铺货模式”已经不再是稳定的现金奶牛。由此起家的跨境电商企业被迫进入疼痛转型期。
有棵树的跨境电商主要运营主体本就资金紧张,更是导致其业务开展受到严重制约,已有业务持续萎缩。今年上半年,有棵树营收暴跌至4257.34万元,同比缩水81.33%。尽管净利润扭亏,却是深度依赖非经常性收益——扣非净利润仍亏损近900万元,扭亏基础薄弱。在公告中,这一昔日大卖坦言,其“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公司自身造血能力仍未恢复”。
内部管理纷争的持续发酵,更将本就摇摇欲坠的有棵树,牢牢拖在悬崖边缘难以自救。
7月,深交所发出的监管函已揭露了公司治理的瘫痪状态。监管函中,明确指出产业投资人股东王维等人合计持有有棵树18%的股份,而在其要求召开股东会审议董事会改组议案后,遭到当届董事会否决。
这场内斗很快蔓延至司法领域,双方矛盾在相互起诉中骤然升级。7月22日,王维与天行云起诉有棵树全体董事监事,索赔1657万元。三日后,肖四清以股东身份代表公司对天行云提起诉讼,要求其继续履行承诺并赔偿公司损失约1000万元。
近日,这场实控权之争终于迎来终局。9月29日,有棵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肖四清、王维及深圳市天行云供应链有限公司收到立案告知书,由于涉嫌未按规定披露其他重大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证监会已决定对其立案调查。日前,最新召开的董事会由过半数董事推举王维主持,会上各项审议表决均全票通过。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人力资源负责人等职位均迎来换血。
内部管理的统一性问题处理完后,有棵树开始推动“自救计划”。
去年12月,有棵树设立了长沙湘树云与长沙悦云树两家全资子公司,目的为“引入业务资源,开拓新兴市场”。如今管理大权落定,有棵树终于实缴出资,以保障二者正常开展日常经营活动。有棵树表示,此举是应对当前环境、落实发展战略的关键步骤,旨在为未来培育新的业绩增长点。
值得注意的是,“做品牌”、“上价值”、“精细化运营”、“小而美”等转型方向已经是目前的业内普遍选择。然而,21记者梳理发现,有棵树这一老牌大卖显然还未放弃大而全的“铺货逻辑”。
企查查显示,作为新业务承载实施方,这两家子公司的经营范围均涉及贸易代理、进出口、商品销售等。长沙湘树云的经营商品类目包括食品、畜牧渔业饲料、日用杂品、化妆品、厨具卫具、卫生用品及一次性医疗用品等。长沙悦云树则是从电子产品、医疗器械、汽车配件,到服装服饰、工艺美术品、生鲜食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