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旺达今日在2025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大会上发布了新一代聚合物全固态电池欣·碧霄,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较当前主流液态电池提升超30%。这一技术突破在小于1MPa超低外加压力下循环寿命仍可达1200周,性能表现优于传统液态电池。
从技术路线图来看,欣旺达计划在2025年底建成0.2GWh聚合物固态电芯中试线,且产线设备与现有液态电池产线80%兼容,这将显著降低量产成本。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已开发出520Wh/kg能量密度的锂金属超级电池实验室样品,并计划在2027年突破700Wh/kg,目标应用场景涵盖新能源车、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今日工信部提出的关于强化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与欣旺达的技术发布形成呼应。市场反应方面,固态电池概念股早盘一度下跌1.75%,但午后强势爬升,收盘上涨0.39%,其中雄韬股份、盛新锂能等多只概念股涨停,欣旺达自身股价上涨1.71%。
从产业层面观察,全球科研机构正在竞相研发全固态电池技术,中国正努力抢占这一前沿阵地。10月16日央视新闻报道称,我国科学家已成功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卡脖子难关,使电池续航有望突破1000公里天花板。这一进展与欣旺达的技术突破共同指向固态电池产业化的加速。
机构分析显示,中信建投证券认为固态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等优势,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开源证券预计2025年底将实现小批量装车试验,2026-2027年进入普遍装车试验阶段。低空经济、机器人、AI等新兴应用场景正在为固态电池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欣旺达作为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域领军企业,在动力电池领域已跻身全球装机量前十,此时布局固态电池技术,既是对未来技术路线的战略卡位,也是对其现有业务版图的重要补充。公司计划在中试线建设基础上推进产业化进程,这一节奏与机构预测的行业时间表基本吻合。
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不仅关乎单家企业的发展,更关系到整个新能源产业的技术升级。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市场需求不断升级和技术持续迭代,全球固态电池产业正从实验室研发向商业化落地的关键阶段迈进。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