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镜茹)4月29日,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欣旺达”)披露了2025年一季度业绩。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89亿元,同比增长11.97%;实现归母净利润3.86亿元,同比增长21.23%,实现“开门红”。
在产业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近日欣旺达亦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年度答卷。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60.21亿元,同比增长17.05%;实现归母净利润14.68亿元,同比增长36.4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增长64.99%。
这份逆势增长的成绩单,折射出中国制造企业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价值重构中的突围路径。通过“消费电子+智慧能源”双轮战略的深度协同,欣旺达正构建起从移动终端到低空经济及机器人的立体化能源生态版图。
消费类电池盈利能力稳健
作为传统优势业务,欣旺达消费类电池板块展现出强劲发展韧性。2024年公司消费电池营收304.05亿元,同比增长6.52%,以54.27%的营收占比稳坐基本盘,17.65%的毛利率水平更是印证了其持续优化的产品结构。
事实上,近年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AI)、屏幕以及电池续航等技术创新的不断涌现,消费者换机需求释放明显。IDG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到12.4亿部,已连续六个季度实现增长;全球个人电脑(PC)市场出货量约为2.53亿台,截至2024年四季度已连续五个季度实现增长。
在此背景下,欣旺达通过技术“预埋”抢占市场先机。例如,公司创新构建了“需求前置”研发体系,从参与客户新机内部架构设计到能耗优化方案定制,其研发团队深度嵌入客户产品开发全流程,利用这种创新模式,公司成功打造出可折叠设备专用柔性电池、智能穿戴设备微型高密度电芯等差异化产品矩阵。
在全球化布局方面,2024年下半年,欣旺达启动了越南基地建设,持续全球化基地布局,形成“中国研发+全球制造”的协同网络。对此,欣旺达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AI应用带动行业的发展,以及消费类业务电池容量提升带来ASP的提升,2024年公司积极响应客户需求,研发适用于客户各类机型的消费手机电池,带来出货量、营收双增长。
战略性新兴板块迎爆发式增长
欣旺达战略性新兴板块亦迎来爆发式增长。2024年公司动力电池营收151.39亿元,同比增长40.24%,动力电池出货量合计25.29GWh,同比增长116.89%。产品以方形铝壳电池为核心,同时积极布局动力大圆柱电池和软包电池等类型产品,可满足混动、快充、超级快充等多种应用场景需求。
储能板块则成为年度最大亮点。2024年公司储能系统营收18.89亿元,同比大增70.19%,储能系统装机量翻倍至8.88GWh。目前公司已与多家国内外集成商达成批量供货与合作,特别是针对电力储能,其自主研发的625Ah超大储能电芯“欣岳”树立行业新标杆,314Ah/280Ah产品已量产,并获得客户高度认可。
当前,欣旺达正从“动力电池供应商”转型为“智慧能源生态构建者”,其储能业务在近几年实现了快速增长,有望成为企业第二增长曲线。
在此背景下,欣旺达持续加码投入,展现出从地面到空天的立体化技术储备。2024年公司推出首款航空动力电池,同时固态电池研发进展也十分顺利: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已完成开发,能量密度高于300Wh/kg,第二代半固态电池的电芯样品已开始进行中试试验,第三代全固态电池已完成实验室验证。
在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搭载欣旺达低空飞行器电池的垂起复合翼无人机系统惊艳亮相。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公司的高性能电池为客户产品提供了连续作业与高速补能的能力,其航天动力电池技术矩阵“科技感”十足,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突破400Wh/kg,并通过了200℃热箱与穿刺测试;大圆柱电池可支持4C极速补能及高空抗压,并搭载三维热蔓延阻断系统。
业内认为,欣旺达正逐步从单一电池供应商向能源生态主导者的角色蜕变。通过消费电子与新能源的双轮协同,构建起覆盖3C电子、动力电池、储能系统、低空经济的立体化产品体系。随着半固态电池量产进程加速及海外基地产能释放,其“技术红利+规模效应”的叠加优势有望进一步显现,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