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日期:2025-04-19
江苏长海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度总经理工作报告
2024年,公司管理层在董事会的带领下,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等公司制度的要求,勤勉、忠实地履行自身职责,贯彻执行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各项决议,围绕经营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计划,持续聚焦主营业务发展,精益内部管理,强化风险控制,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在此,我谨代表公司管理层就2024年度工作情况向董事会作总结汇报。
一、2024年度经营业绩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6,179.1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5,484.07万元,增长2.10%。营业利润30,735.22万元,较去年同期降低8.98%;利润总额30,509.48万元,较去年同期降低9.27%;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27,478.10万元,较去年同期降低7.20%;归属于母公司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4,517.42万元,较去年同期降低12.86%。
二、2024年度主要工作回顾
2024 年,公司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公司战略发展规划,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主业主责,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公司发展的全过程,坚定发展信心,明确发展方向,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2024 年,在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玻纤应用传统市场需求下降的背景下,公司持续深化核心业务和产品的差异化竞争策略,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挑战,密切关注市场变化,灵活决策,有效拓展市场,挖掘市场潜能,全力以赴应对行业激烈竞争环境;加快玻纤业务的发展工作,加强财务投资的风险管理,通过优化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结构性调整,提高产销协调效率,提升对企业净利润的贡献度。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经营情况如下:
公司建有江苏省特种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非织造特种玻璃纤维制品工程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三大研发平台。2024 年度,公司共投入研发费用 13,281.21 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4.99%。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服务水平,结合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首先集中资源解决现有产品的技术难点,同时强化技术研发、工艺技术管理的规范性,实现了为客户大规模提供持续稳定品质产品的能力。公司通过技术改进、工艺提升,公司产品品质进一步提升,在下游企业的应用得到了更好的认可。截至报告期末,公司
有 20 个产品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拥有有效专利 180 件,其中发明专利 49 件,
实用新型 126 件,外观专利 5 件。公司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标 41 项、行标 7 项、团
标 9 项;参与起草国标 43 个,行标 10 个,团标 12 个。目前公司已建有两个省级示
范智能车间,主打产品高性能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毡,极致化同步研发从玻纤原料、原丝、短切原丝毡到复合材料深加工全产业链工艺技术和自动化智能化装备,填补汽车轻量化关键材料国内空白,市场占有率持续位于行业前列,获评国家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2、稳步推进产能建设
为满足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和产能布局的需要,进一步完善从原丝生产、制品加工到复材制造一体化的玻纤生产产业链,增强公司的行业竞争力,公司根据下游市场需求的变化,稳步推进 60 万吨高性能玻璃纤维智能制造基地项目一期之第一条
15 万吨产线和子公司天马集团 3 万吨技改为 8 万吨高端高性能玻璃纤维及特种织物
生产线产能建设,已于报告期内投产并进行产能爬坡。公司现有产能得到了进一步扩充,产品结构更加合理,成本优势更加明显,提升了生产效能。同时拓展了产品的应用领域,完善公司的产业链布局,提高了订单和产能的契合度,为公司业绩增长筑牢了成长根基,有力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3、多维精细管理,推动降本稳质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精细化管理,从采购、生产、品质和设备管理等多维度发力,落实降本稳质。在采购端,公司通过加强市场调研、现场考察等方式,引入新供应商,强化供应链管理,发挥公司集中采购优势。在生产环节,以科学的考核机制为抓手,提升精细化生产管理水平,并注重加强员工培训,在公司出货量创
下新高的同时,确保产品交付品质。在品质管理上,全面收严原材料、产品的质量把控,改善全流程质量追溯体系,进一步巩固公司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在设备管理方面,通过持续设备改进升级和加强现场巡查力度,以确保关键设备的稳定、高效运行,为稳定生产提供可靠保障。未来,公司仍将继续深化多维度……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