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也能变粮仓”——《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发展报告(2025)》发布;但市场反应冷热不均,部分个股融资买入激增后迅速回落
区域治理模式成型,40余项技术落地推进
2025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会议发布《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发展报告(2025)》,系统梳理我国盐碱地治理与特色农业协同发展进展。会议响应“十五五”规划中“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黑土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利用”的部署,聚焦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目前我国已形成差异化区域治理路径:西北绿洲区推广棉花“干播湿出”水肥盐调控技术;江苏滨海地区采用水旱轮作与秸秆还田模式,实现土壤有机质提升20%、含盐量稳定控制在2‰以下。报告汇总40余项创新成果,涵盖耐盐碱作物育种、“冀研谷12号”谷子、黄骅旱碱麦、沾化冬枣及内陆盐碱地对虾养殖等新型产业模式。
农业科技与种植板块受益,产业链延伸带动多领域机会
盐碱地治理推动可耕地资源扩容,直接利好农业种植与种业企业,提升粮油作物产能预期。政策支持叠加耐盐碱品种、土壤改良技术突破,为农业科技类企业提供成长空间。治理过程中的机械化作业需求上升,亦带动农业机械相关企业订单增长。此外,盐碱地农产品深加工提升附加值,拉动农产品加工板块发展;配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速,为工程类企业创造业务增量;金融端通过创新投融资机制参与项目融资,拓展农村金融服务应用场景。
投资需谨慎,基本面与外部风险并存
尽管盐碱地综合利用带来长期产业机遇,但资本市场表现受多重因素制约。部分企业面临资金链压力,可能影响项目落地节奏。自然灾害、病虫害等不可控因素仍对农作物产量与质量构成威胁,进而传导至企业盈利水平。投资者需综合评估政策延续性、技术转化效率及市场供需变化,避免单一主题炒作风险。
相关题材及人气个股动态追踪
本次事件涉及盐碱地治理、农业科技、种业振兴与土壤修复等领域,引发资本市场关注。
亚盛集团(600108)主营土地开发、农作物种植与销售,拥有大规模耕地资源,重点布局大田作物。2025年11月12日获融资买入3825.31万元,两融余额升至**3.67亿元**,较前一日增长5.00%;但11月14日回落至**3.49亿元**,未有明确利好公告,股价维持震荡。
海南橡胶(601118)为国内天然橡胶种植加工龙头企业。2025年11月14日公告收到橡胶收入保险赔款**2292.41万元**,计入当期其他收益。当日融资买入达**7702.64万元**,两融余额升至**9.00亿元**,环比增长1.91%,市场对其价格修复预期增强。
神农种业(300189)聚焦农作物种子研发、生产与销售,契合国家种业振兴战略。2025年11月14日融资买入额达**1.03亿元**,两融余额回升至**2.80亿元**;但11月17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044.53万元**,换手率偏高,短期存在抛压。
实朴检测(301228)为国内领先的土壤修复检测服务机构。2025年11月以来融资热度攀升,11月14日融资买入**6053.93万元**,两融余额达**2.39亿元**。公司于11月17日发布公告称股票连续三日涨幅偏离值超30%,属于异常波动,经核查无应披露未披露事项。
节能铁汉(300197)主营业务为生态环保工程与土壤修复治理。近期融资余额维持在**2.2亿~2.7亿元**区间,11月14日融资买入**1358万元**,但当日两融余额下降至**2.19亿元**,显示偿还压力较大。无新中标或技术突破公告,股价微涨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