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东制药”)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9.71亿元,同比下降18.06%;归母净利润为-13.2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920.55%。这也是自2022年以来,振东制药连续亏损的第三年。
连续三年亏损
公开资料显示,振东制药主营业务为肿瘤、皮科、消化、泌尿、心脑等仿制药、创新药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种子种苗抚育、种植、加工、仓储、饮片于一体的中药材全产业链。
2022年以来,振东制药已连续三年亏损。2022年,振东制药实现营收约37.29亿元,同比下降26.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5129万元,同比下降101.96%。2023年,振东制药实现营业收入36.26亿元,同比下降2.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98.41万元,同比下滑14.24% 。
关于此次业绩大幅下滑的原因,振东制药称,主要受重大仲裁事项、信托产品逾期兑付及存货减值等非经营性因素影响。
此外,振东制药还受多重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包括省级联盟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导致部分品种价格降幅超预期,部分区域市场准入受限;门诊统筹政策实施对零售终端客流量产生阶段性抑制,叠加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对OTC渠道的传导效应,根据米内网数据零售药店行业闭店率升至5.7%;中药材行业整体下行,市场交易活跃度降低,行业库存压力显著上升,终端市场表现持续疲软,全年综合价格指数同比下降9.6%。
年报披露的同一天,振东制药同步发布2025年一季报。今年第一季度,振东制药实现营业总收入7.55亿元,同比下滑3.53%;实现归母净利润115.72万元,同比下滑94.99%。
核心产品难撑业绩
营收下滑的背后,是核心产品在激烈市场竞争下的挣扎。
财报显示,2024年及2023年同期,销售额占振东制药主营业务收入10%以上药品为复方苦参注射液、达霏欣米诺地尔搽剂。
复方苦参注射液是振东制药的独家专利产品,也是“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的重要成果,该药物于1995年研发上市,其抗肿瘤作用机理明确,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不过,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振东制药复方苦参注射液的专利已到期,其截止日期为2017年7月16日。
另一款核心产品达霏欣米诺地尔搽剂主要用于治疗男性脱发和斑秃,是振东制药近年“押宝”的主力产品。公开数据显示,我国脱发人数超2.5亿人,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脱发。米诺地尔是一种外用药物成分,该药是《中国雄激素性脱发治疗指南》推荐唯一用于治疗脱发外用化药。
公告显示,2024年,振东制药达霏欣米诺地尔搽剂保持稳健增长,但并未披露具体的营收数据。振东制药称,在同类药物中,达霏欣米诺地尔搽剂市占率达到47.3%,结合新品生发片开创了“中西结合”毛发健康新生态。不过,振东制药并不直接拥有米诺地尔搽剂的专利,达霏欣米诺地尔搽剂要挽救整个公司的业绩,还需要时间。
仲裁赔偿支出约6亿元
2024年,振东制药支付北京朗迪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迪公司”)的仲裁赔偿款亦是对其业绩的一记重击。
年报显示,2024年振东制药与朗迪公司的仲裁事项确认的支出约6.00亿元,这与其往年净利润相比,堪称一笔巨款。
朗迪公司曾是振东制药子公司。后者曾在2016年以约26.46亿元的价格,收购了朗迪公司,后来又在2021年以58亿元的价格将其出售。短短5年时间,振东制药将朗迪制药买入又卖出,净赚32亿元的差价,同时持有期内朗迪制药还贡献了10亿元左右的净利润。
2024年9月9日,因药品委托生产合同纠纷,朗迪公司向振东制药索赔14.67亿元。2025年1月24日,振东制药发布公告称,根据裁决结果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向北京朗迪制药有限公司支付人民币5亿元,双方在该案中支出的、与本案相关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仲裁费、财产保全费、担保费等费用均各自承担,至此双方的官司正式落地。
除2021年外,振东制药自2011年上市以来,历年的净利润都不超过3亿元。因此叠加本身的经营不力后,该事件对其利润水平的影响就不言而喻了。
4月22日,振东制药收于3.89元/股,上涨0.52%。
新京报记者张兆慧
校对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