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振东制药(300158.SZ)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以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公告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71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产品展现一贯的发展韧性,岩舒复方苦参注射液、达霏欣米诺地尔搽剂、比卡鲁胺胶囊和醋酸阿比特龙片保持稳健增长。其中,在同类药物中,复方苦参注射液的使用人次已连续三年位居榜首;达霏欣米诺地尔搽剂市占率达到47.3%,结合新品生发片开创了“中西结合”毛发健康新生态。
公司围绕临床、OTC、基层、电商四大中心,战略性精选休眠产品249个品种,加速构建“新品上市+老品恢复”双轨策略的产品体系,协同推进新品商业化加速和老品价值重定位,系统性优化产品矩阵,增收提效。
年报披露的同一天,振东制药发布2025年一季报。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55亿元,同比下滑3.53%;实现归母净利润116万元,环比去年第四季度扭亏为盈。
通常而言,股东户数持续下降,意味着筹码进一步集中。今年一季度末,振东制药股东户数为4.86万户,连续2个报告期呈现下降趋势,股东户数已降至近三年来各报告期新低。从估值水平来看,截至4月18日收盘,公司市净率为0.76倍,是中药行业市净率较低的前3只股票之一。

近年来,我国持续鼓励支持创新药物研发,为创新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土壤,行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政策层面,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发展”。国务院国资委明确鼓励国有企业在生物医药领域开展并购重组,进一步推动行业整合与资源优化配置。今年3月,为促进药品创新和仿制药发展,完善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实施办法(试行)》及《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工作程序》的征求意见稿。
2024年,振东制药在医药制药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成果。比如在创新药领域,公司依托上海新药创新中心平台,不仅完成了皮肤类新药的成药性评价和1.1类创新中药ZD16的临床申报,还启动了抗肿瘤新药的临床前研究。同时,公司参股的广东龙创基药业有限公司所研发的1类新药乳酸杆菌胶囊研发有序推进,目前三期临床进展顺利。
此外,针对当前火热的AI(人工智能)技术,振东制药已做出积极探索。在研究平台建设方面,上海新药创制中心将引进国际顶尖人才,搭建AI药物发现平台,重点开展皮肤、肿瘤等领域的3个皮肤类新靶点分子优选及1个创新药临床前研究。在毛发健康领域,公司创新打造线上“专业生发顾问”形象,全年服务终端消费者超170万人次,结合AI技术优化投放转化率,构建全域会员智能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