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宋城演艺发布2024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17亿元,同比增长25.49%;归母净利润为10.49亿元,实现扭亏为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45亿元,同比增长1.87%,现金流稳健充裕。
坚守核心优势
宋城演艺深耕现场演艺与旅游服务核心赛道,形成以“宋城”“千古情”双品牌为引领的差异化竞争壁垒。公司将沉浸式场景体验与精品文化内容深度融合,打造集观赏、互动、消费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产品。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在全国运营13个核心景区,包括杭州宋城、三亚千古情、丽江千古情等知名项目,累计推出上百台演艺秀,成为中国文旅演艺的“金字招牌”。
公司以创意为起点、以演艺为核心、以公园为载体,形成“主题公园+文化演艺”的独特模式。相较于传统演艺企业的单点突破,公司打造的演艺综合体更能实现客群停留时长和边际收益的跃升,形成可复制、可迭代、可扩展的增长路径。
宋城演艺先发进入了全国一线旅游休闲目的地和重点商业城市,优先占据了区域内客流量制高点,区域优势和区位优势显著。占位优势一方面提升了公司开展业务的便利性和经济性,另一方面也加大了潜在竞争者进入的成本和难度。
此外,宋城演艺具有强大的创意能力和丰富的创意实践。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公司培养了一批年富力强、充满创意激情和活力的顶尖团队,打造了一支高度专业和敬业的人才队伍。
五大能力驱动
2024年,宋城演艺以“新项目、新内容、新提升、新营销、新管理”为指引,通过产品力、体验力、营销力、管理力、品牌力五大维度突破,实现从项目驱动向生态赋能的跨越,树立行业转型升级标杆。
产品力方面,2024年广东千古情景区、三峡千古情景区成为文旅“现象级”项目:广东千古情开业首年即盈利,核心演出《广东千古情》年演出1386场,单日最高10场,带动城市人气指数飙升;三峡千古情开业百天收入破亿元,拉动宜都旅游总收入增长超40%,带动全产业链增值数十亿元,成为华中地区文化地标。西安千古情景区开启双剧院模式,两大剧院可同时容纳近6000人,单日最高演出17场,刷新西安大型旅游演艺单日场次与观众人数纪录,展现“大景区+大演艺”的强大引流能力。
体验力方面,公司以“沉浸式体验”为核心,将旅游、演艺、度假有机融合,打造“体验催生内容、内容拉动流量、流量反哺体验”的增强闭环。景区内,开放式演艺空间、高科技舞台效果与NPC互动贯穿始终,让游客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实现“游氛围、玩体验、忆细节”的价值升级,激活全民共创的“口碑裂变”效应。
营销力方面,公司构建“心智占位—场景破圈—全域渗透”的立体营销体系,依托文化IP与大数据基建,打通线上线下消费链路。线上通过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以达人直播、网红探店、爆款短视频持续输出内容,激发社交裂变;线下结合景区主题活动,实现“所见即所得”的消费转化。
管理力方面,以“内生培养+外部引进”构建复合型人才矩阵,公司打造了覆盖规划设计、艺术编创、营销运营的全产业链团队,形成可同时操盘多个项目的“超级作战单元”。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动态配置资源,实现“一专多能、高效补位”的集约化运营,在降本增效的同时,确保全国景区服务标准统一。
品牌力方面,作为中国文旅演艺第一品牌,宋城演艺第十二次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宋城千古情》获评“2023全国演出市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优秀演出项目”。强大的IP号召力不仅为新项目奠基,更在文化消费领域建立不可复制的战略纵深。
从江南韵味的《宋城千古情》到岭南风情的《广东千古情》,从雪山脚下的《丽江千古情》到长江之畔的《三峡千古情》,宋城演艺始终以“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化”为使命,将地域文化转化为可体验、可传播的文旅产品,在助力城市文旅产业升级的同时,向世界传递中华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