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森疫苗“出海”再下一城
沃森生物的13价肺炎结合疫苗正式拿到埃及市场的“通行证”。根据公司11月26日晚间发布的公告,其子公司玉溪沃森生产的这款疫苗已获得埃及药品管理局(EDA)签发的《生物制品上市许可证》。这意味着该疫苗可在埃及合法销售和使用,成为沃森生物国际化布局中的又一关键落子。
这款疫苗主要用于6周龄至5岁儿童,预防由13种血清型肺炎球菌引发的侵袭性疾病,包括肺炎、脑膜炎和中耳炎等。在全球范围内,肺炎链球菌感染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埃及尚未将此类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但数据显示,肺炎链球菌仍是当地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存在明确的公共卫生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沃森生物并非突然进入埃及市场。自2018年起,公司就已成为埃及国家免疫计划的长期合作伙伴,连续八年为其稳定供应其他疫苗产品。这种前期积累的信任与合作基础,无疑为此次13价肺炎疫苗的获批铺平了道路。公司在公告中也明确表示,这次获批不仅标志着国际化战略的实质性进展,也为未来推动非洲本地化疫苗生产打下基础。
我看这次出海背后的意义
说实话,看到这条消息时我第一反应是:来得正是时候。
沃森生物近年来的财务数据并不算亮眼——营收和归母净利润连续下滑,市场对其增长乏力有过不少质疑。但在这样的背景下,海外市场的突破反而显得更加珍贵。这不像是一次偶然的订单出口,而是一个系统性战略的成果:先以成熟产品建立合作关系,再逐步导入高价值新品,最终实现深度绑定。
我认为,这次埃及获批的意义不止于多了一个海外市场。它验证了沃森生物在监管注册、质量体系和国际商务能力上的综合实力。EDA虽不如欧美药监机构那样被广泛聚焦,但其审批流程依然严格,能通过本身就是一种背书。更重要的是,非洲作为全球疫苗需求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谁能在本地化合作上先行一步,谁就有机会在未来占据主导位置。
当然,公告里那句“实际销售情况仍存在不确定性”也不能忽视。获批不等于放量,终端接种意愿、采购机制、竞争格局都会影响最终表现。不过从长远看,只要公司能借助现有渠道优势把产品真正推向市场,这对业绩的拉动不会只是短期脉冲。
我对沃森的看法也因此有了些许修正:它不再只是一个依赖国内市场的传统疫苗企业,而是正在尝试走出一条“技术输出+区域深耕”的新路径。这条路走得慢,但一旦成型,护城河会比想象中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