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唐智控全资子公司深圳极光微与欧摩威汽车电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切入LBS(激光束扫描)车载智能光应用领域——这一消息在2025年11月20日晚间迅速引发市场关注。根据公告内容,欧摩威拟将LBS项目的MEMS芯片定制开发及模组生产交由深圳极光微完成,标志着英唐智控的MEMS技术从工业级应用向车规级商业化迈出关键一步。
此次合作的核心在于MEMS微振镜技术的应用落地。深圳极光微将为欧摩威提供定制化MEMS芯片和模组,并配合其在未来两年内至少推出四款、或一年内两款新型LBS整机产品。这类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智能汽车的迎宾投影、车道提示、手势识别等光学交互场景,是高端智能座舱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英唐智控目前已建成完整的MEMS自动化产线,4mm规格产品已在工业领域实现量产,具备规模化交付能力。而欧摩威作为原德国大陆集团旗下的汽车电子企业,拥有成熟的整车厂资源和供应链体系,此次合作也被视为英唐智控首次进入主流汽车产业链的关键突破。
这不是简单的订单合作,而是一次战略卡位
在我看来,这笔合作的意义远超短期订单预期。虽然公告明确指出该协议为初步框架协议,暂不涉及具体金额,对2025年业绩影响有限,但它的象征意义和技术背书价值不容忽视。欧摩威选择英唐极光微作为LBS项目的核心供应商,本质上是对后者MEMS器件设计、制造能力和系统集成实力的一次权威认可。尤其是在车规级标准极为严苛的背景下,能进入此类 Tier 1 供应商的视野,本身就是一道高门槛的筛选结果。
更值得期待的是后续协同效应。英唐智控近年来持续布局“光+电+算”一体化生态,正在推进对光隆集成、奥简微等企业的并购,补强光通信与模拟芯片能力。若这些资源整合到位,未来有望形成从底层MEMS器件到LBS系统方案的全链条自主能力,在智能汽车光学交互赛道建立起差异化竞争力。
当然,风险也不容忽视。目前协议仍处于意向阶段,最终能否转化为批量订单还需观察;同时,车规认证周期长、验证复杂,量产稳定性与客户接受度仍存在不确定性。但从行业趋势看,LBS技术正逐步从豪华车型向中高端渗透,未来有潜力成为智能座舱的标配功能。英唐此番提前卡位,无疑为自己争取到了宝贵的窗口期。
说到底,这不仅是技术落地的一小步,更是国产MEMS厂商冲击高端汽车电子供应链的一大步。接下来,我更关注的是:第一,是否有更多车企通过欧摩威间接采用该方案;第二,实际订单何时落地;第三,公司在并购整合上的进展。这些才是决定这场“光学革命”能否真正照进现实的关键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