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唐智控子公司与欧摩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速LBS投影技术车规级商业化落地——这个消息在2025年11月20日晚间迅速引发市场关注。根据公告,英唐智控全资子公司深圳市英唐极光微技术有限公司将承接欧摩威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LBS(激光束扫描)项目的MEMS芯片定制开发及模组生产业务。这意味着英唐智控正式切入国际主流汽车供应链体系,其多年布局的MEMS微振镜和智能光学技术有望在车载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
欧摩威原为德国大陆集团(Continental)旗下子公司,专注于自动驾驶、智能座舱与安全控制系统,2025年9月已在法兰克福上市,是全球排名前十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此次合作并非简单的供需关系,而是一次深度协同:英唐极光微承诺为欧摩威定制开发MEMS芯片,并提供技术支持,助力其在未来两年内推出至少四款新型LBS整机产品。双方还将共建稳定供应链,联合参展、发布公关内容,共同拓展国内外市场。尽管当前协议尚属框架性质,未涉及具体金额,对2025年业绩影响有限,但其战略意义不容忽视。
从技术角度看,LBS投影基于MEMS振镜实现高精度光控制,具备小型化、高分辨率、远焦距等优势,可应用于车门开启预警、转向提示、个性化灯光交互等智能场景。英唐智控目前已建成完整的MEMS器件自动化产线,4mm规格产品已在工业领域量产,具备规模化交付能力。这次牵手欧摩威,正是将其技术从工业端向车规级跨越的关键一步。
说实话,看到这份协议时我第一反应是“时机到了”。我一直关注英唐智控的转型路径——它不再只是传统的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而是通过自研+并购双轮驱动,逐步构建“光、电、算”闭环的半导体平台型企业。近期筹备收购桂林光隆集成(光开关芯片)和上海奥简微电子(模拟芯片),已经显示出其向高端芯片领域纵深布局的决心。而此次与欧摩威的合作,恰好验证了其技术成果正在被行业头部客户认可。
当然也要清醒看待风险。框架协议不等于订单落地,后续能否转化为实际采购、量产稳定性如何、车规认证是否顺利,都还需要时间检验。公司也明确提示,短期内不会对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但我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当下财报,而在生态卡位。一旦LBS技术在智能汽车交互中形成示范效应,英唐极光微就有可能成为国内少数掌握核心MEMS器件能力的本土供应商。这不仅是业务增量的问题,更是国产替代趋势下的战略机遇。站在这个节点看,英唐智控正在用技术和合作,一步步把自己推上智能汽车光学赛道的主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