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晚间,深圳市英唐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唐智控”)发布停牌公告。公司正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两家半导体企业股权,为避免对证券交易造成重大影响,经申请,公司股票自2025年10月27日(明日)开市起停牌。
公告显示,英唐智控预计在不超过10个交易日内,也就是2025年11月10日前披露交易方案。若未能按期召开董事会审议并披露,股票最晚将于当日开市起复牌并终止筹划事项,同时承诺自披露相关公告之日起至少1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本次收购的两家标的企业分别是桂林光隆集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隆集成”)和上海奥简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简微电子”)。公告显示,光隆集成成立于2018年,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陈春明,经营范围包括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光电子器件制造与销售等,其100%股权由桂林光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隆科技”)持有。光隆科技曾筹划科创板上市,但其IPO已于2022年终止。当前英唐智控已与光隆科技签署相关意向协议,拟收购光隆集成100%股权。
另一家标的公司奥简微电子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本约为1053万元,法定代表人为高志宇。该公司专注于高性能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开发设计,产品应用于通信基站、服务器等领域,还是存储芯片巨头兆易创新的联营企业。英唐智控本次拟收购其76%股权,交易对方为上海从简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涵简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浦简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高志宇,其余股东交易意向尚未确定。
目前,英唐智控已与相关方签署意向协议,但交易对象和标的资产范围尚未最终确定。本次交易预计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也不构成关联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停牌前,英唐智控股价一度表现活跃。10月24日,公司股价收盘价11.42元/股,涨幅9.91%,当日成交金额15.01亿元,换手率12.90%。当前公司总市值约129.6亿元。
事实上,从战略布局来看,在7月份接受机构调研时,英唐智控方面就表示,通过并购方式加速半导体业务推进,已纳入公司的重点工作规划。当前,英唐智控正以“分销+芯片”双轮驱动,从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向半导体IDM企业转型。公司已布局MEMS微振镜、车载显示芯片(DDIC和TDDI)等业务。2025年上半年,其芯片设计制造业务营收2.13亿元,同比增长24.57%,占总营收8.06%,较上年同期提升1.36个百分点。
此外,英唐智控还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其研发投入9945万元,同比增长155.99%;2025年上半年,其研发投入5637.05万元,同比增长61.83%,研发人员占比31.85%。此次收购两家半导体企业,有望进一步完善其半导体产业链布局,提升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