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唐智控(300131)突然宣布停牌,原因揭晓:公司正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桂林光隆集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上海奥简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76%股权,并拟募集配套资金。消息一出,市场迅速聚焦这家原本以电子元器件分销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为何接连出手布局半导体资产。
根据公告,英唐智控已于2025年10月24日与相关方签署《购买资产意向协议》。其中,光隆集成为光隆科技集团旗下子公司,而光隆科技曾于2021年冲刺科创板,虽最终在2022年撤回IPO申请,但其在半导体激光器芯片、MOCVD外延生长和量子纳米技术领域具备一定积累,还曾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此次被收购的光隆集成,业务涵盖光电子器件制造、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人工智能应用开发,明显带有技术整合与产业链延伸的意图。
另一标的奥简微电子,则更为引人关注——它是存储芯片龙头兆易创新的联营企业,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高性能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设计,产品应用于通信基站、服务器、医疗设备等领域。兆易创新曾在2020年对其投资1000万元,持股20%,目前通过子公司持有19%股权。这意味着,英唐智控此次收购,某种程度上是“接盘”了一家与行业巨头深度绑定的技术型企业。
从英唐智控自身来看,这一系列动作并不突兀。公司近年来持续向半导体IDM模式转型,已布局MEMS微振镜、车载显示芯片等方向。今年上半年,其芯片设计制造业务收入达2.13亿元,同比增长24.57%,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8.06%。尽管整体净利润同比下降超14%,但半导体板块的增长势头显然成为公司未来叙事的核心支点。
我注意到,这次收购尚未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也不涉及关联交易,流程上相对灵活。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在正式公告前的10月23日和24日,英唐智控股价连续放量上涨,成交量高达1.34亿股,成交额达15.01亿元,最新价报11.42元,涨幅达9.91%。这种异动很难不让市场产生联想——是否存在信息提前泄露?虽然目前无实锤,但监管警觉性势必提高。
在我看来,英唐智控的战略方向是对的:从分销商向自有技术驱动的半导体企业跃迁,必须依靠并购整合来快速获取能力。光隆集成的技术积淀与奥简微电子的高端模拟芯片路线,恰好补足其在光芯片和混合信号领域的短板。但如果后续估值过高,或整合不力,也可能拖累本就不算强劲的盈利能力。
接下来的关键,是11月10日前披露的具体交易方案——价格怎么定?股份支付比例如何?是否有业绩承诺?这些才是决定这次收购成色的真正试金石。现在鼓掌还太早,我们得盯着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