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川技术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出炉,整体表现符合预期,尤其工控业务增长亮眼,再度引发市场关注。根据中金公司发布的研报,汇川技术1-3Q25实现营业收入316.63亿元,同比增长24.67%;归母净利润达42.54亿元,同比增长26.84%。其中第三季度单季收入为111.5亿元,同比增长21.05%,归母净利润12.86亿元,同比增长4.04%,虽利润增速受非经常性损益影响有所放缓,但核心主业的强劲增长仍支撑了整体业绩的稳健兑现。
工控发力,多板块协同推进
从业务结构来看,通用自动化(即工控)成为最大亮点。1-3Q25该板块同比增长约20%,而测算显示3Q25单季工控收入同比增幅高达28%。这背后是新能源行业需求回暖,叠加机床、半导体等新兴领域持续放量带来的订单支撑——报告期内公司工控订单月增速基本维持在20%-30%区间。细分品类中,通用伺服、PLC&HMI和工业机器人分别实现26%、26%和23%的增长,显示出公司在高端控制部件领域的渗透能力正在增强。
与此同时,汽车与轨交业务同样保持高景气,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8%至143.8亿元,落在此前预告区间的中枢水平。尽管3Q25汽车业务增速回落至15%,但仍贡献了53.8亿元收入,且盈利稳定,净利润约2.43亿元,反映出其定点项目储备充足、量产节奏有序。相比之下,电梯业务表现平淡,3Q25仅微增2%,符合当前房地产后周期环境下的弱复苏态势。
非经波动不改基本面韧性
值得注意的是,3Q25归母净利润增速(+4.04%)显著低于扣非净利润增速(+14.11%),主要因当期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减少1.01亿元,仅为0.69亿元,系投资股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下降所致。这一短期扰动并未影响核心盈利能力,反而凸显出主业经营质量的提升。
我始终认为,汇川技术的核心逻辑在于其从“单一产品供应商”向“综合解决方案平台”的转型已初见成效。尤其是在工控行业国产替代加速的大背景下,公司凭借技术积累和渠道深耕,在多个高成长赛道实现了结构性突破。中金维持对公司2025/26年54.4亿、66.4亿元的盈利预测,并将目标价小幅上调至80元,对应当前股价仍有上涨空间,也体现了机构对其长期成长性的认可。
当然,风险也不容忽视——宏观经济波动可能影响制造业资本开支,而行业竞争加剧也可能对毛利率形成压力。但从目前订单趋势和产品布局看,汇川的技术壁垒和系统集成能力仍在不断加固。站在当前时点,它已不只是一个工业零部件公司,而是中国智能制造升级的重要支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