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川技术前三季度净利暴增26.8%突破42亿,新能源车拉动增长但毛利率承压
汇川技术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三季报: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316.63亿元,同比增长24.67%;归母净利润42.54亿元,同比大增26.84%,几乎追平2024年全年利润。这份成绩单背后,是公司在新能源汽车业务强势拉动下的规模跃升,但同时也暴露出增长动能切换、毛利率承压的深层挑战。
增长背后的结构性变化
从收入结构看,新能源汽车与轨道交通业务已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前三季度实现收入约148亿元,同比增长38%,占比达47%。而曾长期作为核心支柱的通用自动化业务收入约131亿元,同比增长20%,占比回落至四成左右。智慧电梯业务则基本持平。
这一转变带来了明显的“增收不增利”压力。由于新能源汽车业务毛利率显著低于通用自动化,公司整体毛利率从2020年的38.96%一路下滑至2024年的28.7%,2025年前三季度为29.27%,虽略有企稳但仍处低位。这也反映出,随着新能源车市场竞争加剧,相关产品价格战持续,对供应链企业盈利空间形成挤压。
两大战略突围方向:人形机器人与储能再出发
面对主业增速放缓与盈利能力下降,汇川正加速布局新增长曲线。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司已推出旋转/直线执行器、行星滚柱丝杠、无框力矩电机等核心零部件,并在工博会上展出七自由度仿生臂等产品。尽管目前仅形成小订单,客户多处于交流阶段,但凭借在伺服、控制等领域的深厚积累,其技术实力获得国金证券等机构认可,被视为少数具备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
与此同时,公司于2025年5月高调宣布重返储能赛道。此前曾在2022年位列国内储能PCS出货量第三,后主动收缩。此次回归动作迅速,已与中储科技、南网能源等达成合作,并发布液冷PCS、大功率集中式PCS等多款新品。不过,当前储能行业价格战激烈,系统均价已接近甚至低于成本线,全行业普遍亏损,红海竞争格局下突围难度不小。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