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6 22:55:50 股吧网页版
每经热评|600余家企业集中亮相湾芯展 中国芯片的“硬实力”藏不住了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评论员杜恒峰

  10月15日,为期三天的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以下简称湾芯展)在深圳会展中心启幕。600余家企业集中亮相,数万观众到场参观,数百万投资者紧盯展品背后的市场价值。这场展会,不只是大湾区芯片产业成果的展示窗口,更藏着中国芯片产业向前走的希望之光。

  谁都记得中国芯片曾陷“卡脖子”的至暗时刻,而如今,湾芯展上的一个个展品,正印证着产业链关键节点的突破——这是中国芯片的“创新硬实力”。以测量芯片质量的关键设备示波器为例,万里眼推出的90GHz示波器,直接将国产示波器性能提升500%,还超越不少西方厂商,冲到了全球第二的位置。要知道此前,美国把高带宽实时示波器列入出口管制清单,让国内高端芯片、6G通信、智能驾驶等前沿领域的发展处处受限,而现在,这样的制约正在被打破。

  关键节点的突破,不只是填了市场空白,更给整个产业注入了“强心剂”:制造尖端芯片、实现自主可控,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梦,一步一步走,总能靠近目标。而这份底气,来自中国本身的优势——庞大的芯片消费能力、过硬的工程能力、充足的人才储备,还有完整的产业体系,这些都在湾芯展上被清晰呈现。

  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国之一,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规模约合2.8万亿元,而大湾区正是中国最大的半导体增量市场。对芯片企业来说,这样的市场绝不能错过,湾芯展恰好成了它们对接机遇的“桥梁”。

  更重要的是,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给芯片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细分产业和芯片制造绑在一起,能催生出新的市场机会。要知道,尖端芯片制造流程复杂,离不开细致的社会分工,而湾芯展就以晶圆制造为核心,把IC(集成电路)设计、先进封装、化合物半导体等关键环节串了起来,覆盖了半导体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这里互通信息、共享资源,整个行业拧成一股劲,“单点创新”自然就升级成了“系统协同”。

  芯片产业是出了名的“重资产、长周期、高风险”行业,缺不了风险资本和耐心资本的支持,湾芯展也成了资本助力产业的“缩影”。在展会上,参会者能直接对接重大半导体项目资源和产业基金,现场谈合作、找机会;深圳还宣布要设立一期规模5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马上投入运作。新凯来的展台前,就有参会者直言“想聊投资”;汇川技术、拓荆科技、江丰电子、海光信息等公司,因为股价走势好、估值提升快,也更愿意来展会拓展新商机。

  活跃的二级市场还在推动产业加速整合。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中国芯片行业并购交易已达93起,同比增长33%,交易总额549亿元,同比增长近50%。只要长期资本不断流入,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紧密配合,芯片产业的活力就能一直保持下去。

  当然,芯片产业要实现规模效应最大化,离不开全球协作,湾芯展也成了中国芯片产业“开放”的证明。本届展会有不少外国企业参加,像荷兰阿斯麦、美国应用材料、泛林、科磊,日本东电、迪思科、尼康、蔡司等,国际展商数量同比增长超50%。中国的芯片市场一直向世界敞开,湾芯展既是国际企业展示技术的“舞台”,也是它们对接中国客户、开拓中国市场的“窗口”。

  跟着中国市场的需求,不少外资企业还在加码对华投资:恩智浦成立新的“中国事业部”业务线,要加倍兑现对中国市场的承诺;意法半导体和华虹半导体合作,计划年底在无锡工厂量产40纳米MCU(微控制单元)芯片;美光在西安扩建厂房,累计在华投资已超110亿元……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也在让全球芯片供应链受益。

  如今,世界芯片产业的目光再次聚焦深圳,湾芯展传来的不只是掌声,更是中国半导体产业走向成熟的“脚步声”。从单点突破到多领域、全方位系统推进,设计、设备、材料、软件等领域的短板正被一个个补上,一场覆盖全产业链的攻坚战已经打响,以自主创新为根基、以系统协同为优势的产业新态势,正在不可逆转地形成。

  前路或许还长,但方向已经很清晰——靠持续创新筑牢产业韧性,用开放合作握住未来的主动权。中国芯片就像星火,正以自己的节奏,书写着硬科技突破的新故事。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