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上市公司振芯科技(300101)实施了一笔不同寻常的贷款交易。公司将部分管理人员的经营决策权同数亿贷款绑定在一起。如果这些人失权,则银行可以向上市公司追讨“贷款违约”的责任。
对此,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向记者表示,从公司治理的角度而言,这种条款构成了对上市公司治理独立性的侵犯,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可能会受到质疑。
经营决策权与贷款事项绑定
振芯科技近日宣布,公司董监会审议通过议案,拟以持有的创芯智能产业园项目土地使用权、在建工程以及项目建成完工后的房产作为抵押物,向工行成都高新支行申请项目贷款用于该产业园项目建设,贷款额度4.6亿元,贷款期限不超过10年。
目前,公司已与工行成都高新支行完成签署《固定资产借款合同》,并就项目土地使用权抵押担保订立了《抵押合同》,后续将根据约定在具备条件时办理项目在建工程、房产抵押担保手续。
企业抵押贷款本是寻常,但振芯科技与银行约定的贷款违约事项却有些独特。
振芯科技称,在贷款存续期内,如公司控制权纠纷或其他负面舆情严重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或公司初创团队失去经营决策权,或公司上述产业园项目资产及其项下权益对外投资或设定抵质押,或以该项目对外新增融资,或发生重大事项可能危及贷款安全的,视为贷款违约。
届时,银行有权采取停止发放贷款、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贷款、追加担保等各种措施控制风险,必要时可依法追究上市公司的违约责任。
“公司初创团队失去经营决策权”作为贷款违约项之一,令人玩味。虽然公告未明确初创团队的具体人员,但从公开信息大致能锁定一个范围。
招股书显示,振芯科技系国腾微电子整体变更设立,主要发起人为成都国腾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腾电子”)。上市之初,振芯科技董事长为莫晓宇,谢俊、柏杰、魏建平、陈天辉、徐奕为公司非独立董事。谢俊兼任公司总经理。此外,杨国勇时任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
截至目前,谢俊担任振芯科技董事长;杨国勇为公司董事、总经理;柏杰为公司董事。莫晓宇于2023年7月辞职,但他的儿子莫然补缺成为了振芯科技董事。
“股东大会是上市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只是行使日常管理权。贷款条件限制股东通过法定程序调整管理层,构成了对股东权利的干涉,该条款有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王智斌表示。
管理层与实控人争权重燃战火
当前,振芯科技管理层正在同公司实际控制人何燕争权。
4月13日晚,振芯科技披露,公司决定不予提交控股股东国腾电子的临时提案至股东大会审议。国腾电子的控股股东为“四川女富豪”何燕,其持有51%股份,另外四名股东莫晓宇、谢俊、柏杰、徐进持有剩余的49%股权。何燕为财务投资者,并未参与公司的经营与管理。
2016年10月,何燕因犯挪用资金罪、虚开发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2018年开始,莫晓宇等国腾电子其余四名股东向成都高新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散国腾电子。
2020年1月,莫晓宇四人发出相关《声明》称,国腾电子已事实陷入治理僵局,公司处于无实际控制人状态。此后,振芯科技也认定自己“有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在2022年年报中,上市公司称,国腾电子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 陷入治理僵局, 国腾电子任一股东均无法通过其持有的国腾电子表决权来实际支配上市公司。
经历长年的拉锯战后,何燕最终拿回了国腾电子及振芯科技的控制权。
去年12月,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民事判决书》,驳回莫晓宇等人关于解散国腾电子的诉讼请求,该判决为终审判决。法院认为,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国腾电子已形成《公司法》及其司法解释规定的公司僵局具体情形。
今年1月中旬,振芯科技公告称,国腾电子预计在短时间内无法解散,其将作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继续存续。鉴于何燕通过对国腾电子的控制,能够依其可实际支配的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对公司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董事会判断何燕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不过,振芯科技现任管理层通过掌控公司董事会仍实际把控着上市公司。何燕重新入主后,通过国腾电子向振芯科技提议董事会扩容。
在董事长谢俊的主持下,振芯科技董事会否决了国腾电子上述提案。上市公司给出的理由包括:提案内容模糊、缺乏内部授权、时机与条件不成熟等。同时,莫晓宇等国腾电子其余四名股东发布声明称,国腾电子绕过其向振芯科技发出临时提案的行为,损害其合法权益。
种种交锋下,预示着振芯科技控制权争斗重燃战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