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黎灵希)4月18日,深交所以“成长新启航·民企百舸竞中流”为主题,在上市大厅组织召开2024年度深市首场上市公司集体业绩说明会。双林股份、健帆生物、万孚生物、信立泰等4家公司高管现场解读公司业绩亮点、发展战略,并就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与投资者沟通交流。
同日,深交所还在西部基地成都组织召开分会场集体业绩说明会,宗申动力、运机集团、紫建电子3家公司参加。据悉,上述集体业绩说明会是深交所“成长新启航·民企百舸竞中流”业绩说明会主题周活动的一部分。据不完全统计,主题周内共有近百家深市民营企业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
把握AI技术新机遇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深市民营企业精准把握行业机遇,持续推动核心零部件研发与前沿技术落地应用。
双林股份常务副总经理张子盛表示,公司自主研发的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产品,能够在大幅提升负载能力、转速及寿命的同时,降低量产成本,为国产机器人“关节”技术的自主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此外,今年1月公司正式收购无锡市科之鑫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解决了设备端“卡脖子”环节,极大地降低了设备的采购成本。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技术更新速度显著加快。这一进展让我们对人形机器人产业充满信心,预计公司的行星滚柱丝杠产品需求,将在今年三四季度出现明显提升。”张子盛说。
运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可预集成矿山AI智能工业机器人——“矿山智能工业巡检机器人V1.0”已应用于公司非洲某项目之中。同时,“运机集团-华为联合创新中心”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发包括搬运机器人、焊接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在内的一系列产品。
当前,医药生物已经成为AI技术落地的重要方向之一。在业绩说明会上,多家医药企业介绍了AI技术应用的最新情况。“依托AI,公司初步实现小分子、小核酸及环肽先导化合物的高效筛选与优化,有效缩短研发周期,提高成功率。”信立泰董事会秘书杨健锋表示,未来,公司计划持续深化AI在药物全生命周期的药物设计、数据挖掘与知识沉淀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具前瞻性的治疗方案。
谈到病理业务与AI的结合时,万孚生物董事长王继华表示,数字化病理是病理领域巨大的变革机会。“公司正在围绕病理科建设数字化病理的整体解决方案,通过结合现有的硬件,再通过扫描仪将图片扫描整合起来,为医生提供初筛的检查结果,大大减轻医生的工作量。”
优化海外市场布局
集体业绩说明会上,上市公司的海外市场布局受到投资者关注。谈到美国“对等关税”对公司的影响,杨健锋对记者表示,信立泰的主营业务主要在国内,并且公司已大量采用国产原料,海外采购量极少,公司业务不会受到“对等关税”影响。“目前来看,‘对等关税’也不会对我们美国子公司的在研项目产生任何影响。”
“本次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整体影响较小。”宗申动力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从国内直接出口至美国的业务占比较小。同时,公司出口业务主要采用FOB交易方式,关税和运费由客户承担,公司已经凭借竞争力和客户形成了生态链深入绑定。
2024年,健帆生物实现营业收入为26.8亿元,同比上升39.3%;归母净利润为8.2亿元,同比上升87.9%。期内,健帆生物的产品在海外临床应用不断取得突破。例如,世界排名第六的瑞士洛桑大学医院采用健帆“HA60+体外循环(CPB)/体外膜肺氧合(ECMO)”,救治出生11天的新生儿过程顺利,这也是全球使用灌流救治年龄最小的患者,展现了公司在重症领域的技术实力和临床价值。
“公司对海外业务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有信心。”健帆生物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通过梳理海外经销商体系、招募海外推广人员、调整海外推广团队结构、聚焦重点国家等策略,深挖海外市场机会。同时,公司的海外推广也将坚持走学术推广之路,积极开展跨国科研合作。
王继华表示,万孚生物在海外耕耘超过20年,拥有较强的先发优势,可以满足海外市场丰富的市场需求。“目前公司正在推动海外市场的本地化建设工作。今年我们的俄罗斯子公司和菲律宾子公司将开业,这能够让公司业务开拓更贴近本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