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股集体爆发,国联水产20CM涨停
11月19日午后,A股水产养殖板块突然拉升,掀起一波强势行情。国联水产直线封板,涨幅达20.09%,报收5.38元,成交额高达19.97亿元,成交量达4.11亿股,资金涌入迹象明显。与此同时,中水渔业实现4连板,开创国际、大湖股份、好当家、东方海洋、百洋股份等多只个股也纷纷涨停,整个水产概念热度迅速升温。
这一轮上涨并非毫无征兆。早在早盘时段,中水渔业已连续走强,带动板块情绪回暖。午后随着资金集中进场,国联水产等头部企业迅速响应,形成板块性共振。市场分析认为,此次行情背后既有行业基本面改善的支撑,也受到外部贸易环境变化预期的影响。
据长江证券最新研报指出,2025年水产行业正迎来显著复苏,主要水产品价格普遍回升至历史高位。草鱼价格一度达到14元/公斤,较年初上涨25%;特色品种如加州鲈和黄颡鱼价格分别涨至22.1元/斤和15.8元/斤,均突破2021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研报解释,这主要是由于2023至2024年连续两年对存塘量的消化,使得供需关系出现反转,为本轮价格上涨提供了坚实基础。
此外,地缘因素也可能成为短期催化。新华社报道提及,日本媒体和专家担忧日中关系变化可能进一步影响本就承压的日本经济。作为中国农产品的重要贸易伙伴,两国在水产品、高端果蔬等领域的往来密切,任何政策或贸易节奏的调整都可能引发市场对出口替代或内需提振的预期。
我看这波行情:不止是炒作,更有基本面支撑
说实话,看到国联水产20CM涨停,我第一反应是“是不是又来一波情绪炒作”?但看完数据后,我的看法变了。这不是单纯的题材轮动,而是行业周期回暖与市场信心修复的结合。
我一直关注水产板块的景气度变化。过去两年,很多养殖户亏损严重,投苗减少,导致今年供给收缩明显。现在价格起来,本质上是市场自我调节的结果。而国联水产作为预制菜与水产加工的龙头企业,直接受益于终端需求回暖和原材料成本传导能力增强。它的涨停,更像是一个信号——资本开始重新评估这个传统行业的价值。
当然,也不能忽视事件驱动的影响。中日关系的不确定性虽然不直接决定股价,但它放大了市场对国产水产品替代进口、扩大内销的想象空间。尤其是中水渔业这种具备远洋捕捞资质的企业,更容易被赋予“战略资源”的标签。
不过我还是想提醒一句:行情可以参与,但别盲目追高。毕竟价格涨得快,回调也可能来得猛。接下来要盯紧的是销量能否跟上价格,以及冬季存塘情况是否稳定。如果基本面能持续验证,那这波就不只是“一日游”了。